繼“七冠王”阿姆斯特朗(Armstrong)被查出患有睪丸癌后,意大利車王伊萬·巴索(Ivan Basso)在2015年7月13日召開新聞發布會,稱其因為患上相同的疾病而退出環法自行車賽,無緣衛冕三連冠。這些相似的經歷是巧合呢?還是自行車運動會增加男性患上睪丸癌的風險呢?
據BBC新聞報道,37歲的老將巴索在第五賽段經歷了一次小摔車,他左邊的睪丸輕微受傷,并且一直持續疼痛,經過醫院診斷為睪丸癌后,他決定返回意大利接受治療。
2004年第91屆環法車賽12賽段上,巴索和阿姆斯特朗的精彩對決至今令人記憶猶新。197.5公里的賽程經過5個小時的激烈爭奪,在同時到達終點的情況下,巴索憑借首先軋過終點線而戰勝阿姆斯特朗,贏得第一名。巧合的是這兩位世界頂尖的自行車運動員,也都曾因使用興奮劑而被禁賽兩年。
巴索和阿姆斯特朗雙雙患癌的事情不禁引發人們猜測,自行車運動真的會導致睪丸癌嗎?
美國羅斯維爾·帕克癌癥研究所(Roswell Park Cancer Institute)的腫瘤學副教授Thomas Schwaab 說:“睪丸癌的發病率與一般的競技體育,特別是自行車比賽之間沒有聯系。自行車運動員的體重主要壓在會陰(生殖器和肛門之間的部位),而不是在睪丸上。此外,睪丸癌與運動員服用的禁藥也沒有直接聯系,因為大多數這些禁藥都只是增加血紅細胞濃度,而沒有影響激素的分泌。”
Schwaab指出,他們主要的共同點是年齡。根據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的統計數據,睪丸癌主要發生于20到39歲之間的男性。阿姆斯特朗和巴索被確診患有睪丸癌時分別為25和37歲。”
好消息是,睪丸癌的治愈率很高。Schwaab說:“大多數睪丸癌在及時確診,摘除睪丸后就能完全治愈。即使在癌癥后期被確診,這種疾病往往也是可治愈的。”
【擴展閱讀】
山地車的坐墊調整和正確的騎行姿勢
雖然騎車和患癌并沒有直接聯系,但是對于騎行愛好者來說,正確的坐墊高度和騎行姿勢也是十分重要的,這樣才不會對身體造成損傷,從而達到鍛煉身體的目的。
首先,要根據自己的身高、腿長、臂長購買尺寸合適的單車。然后,要根據自己的身材對坐墊進行一些調整,主要包括:坐墊角度、高度以及前后位置。
1、坐墊角度
坐墊角度的調節比較容易,要求大致上保持水平,不過坐墊的角度不是死板的。可以根據上下坡和個人習慣進行5%左右的輕度微調。

2、坐墊高度
坐墊的高度非常重要,它與膝蓋傷害與踏踩用力有重要關系。同時,高度的調節也更加復雜,坐墊太高的話膝蓋容易受傷,也容易發生意外,太低的話則不利于腳踏發力。只有合適的坐墊高度才能在不損害身體健康的情況下,確保騎車效率。

在調節坐墊高度時,騎行者可以將腳跟放在腳踏板上,當膝蓋正好打直時即可達到最佳位置(如圖B1);然后,再將腳掌放在腳踏板上,膝蓋在踩踏的最低點時會有一定的自然彎曲(如圖B2)。
座墊如果過高(如圖B3),就會因為膝關節高頻率地反復拉伸從而造成運動損傷。而如果坐墊太低(如圖B4),騎行時就會造成腿部無法正常舒展,肌肉用力不均,也容易造成疲勞和損傷,并且影響騎行速度。
因此,建議騎行者先將自己的“標準坐墊高度”找出來,之后降低坐墊高度,慢慢習慣重心的變化,然后再向上調整,直到最后調節到適合自己的最佳位置。
3、坐墊的前后位置
坐墊的前后位置也會對膝關節造成影響,它的調節其實非常簡單:先在坐墊上坐好,然后按照圖C1的位置踩踏在踏板上。然后將踏板擺成水平,如果膝蓋中心與踏板中心垂直(如圖C2),這個位置為坐墊前后的最佳位置。如果沒有垂直,就要依次調整坐墊的位置。如圖C3坐墊位置就太過靠前,而圖C4則太靠后。

坐墊前后的位置也是有彈性的:位置靠后一點,則有利于大腿出力;位置靠前,則膝蓋與小腿回轉更快,踩踏頻率更高。但是根據個人情況調試時,移動的位置最好不要超過標準位置2.5公分以上,否則會很容易傷及膝蓋與肌肉。
只要注意以上幾點,做好防護措施,注意出行安全,小伙伴們就可以放心地享受騎行帶來的樂趣啦。
(譯審/編輯:F Cheng)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