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015年的閱兵,和以往有根本的不同。
從時間節奏上看,1949年到1959年,國慶閱兵每年都要舉行一次。1960年,國家決定改革國慶典禮制度:五年一小慶,十年一大慶,逢大慶舉行閱兵。按照這一精神,1964年是改革國慶典禮制度后第一個“小慶”,當年也有人提出要搞國慶閱兵,但是當時國家剛從“三年自然災害”中恢復,本著節約精神,這一年的國慶沒有閱兵。緊接著,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閱兵也就沒有舉行。
按1960年的改革精神,1984年也是“小慶”,但是這一時期國家改革開放剛剛開始,萬象更新,即使是短短的幾年,社會經濟仍有很大進步。這一年的閱兵,也成為了新中國歷史上最重要的閱兵之一,并進入了中學歷史課本。
1999年,是國慶50周年。按照中國人的傳統,這是一個大日子,并且這十多年也是新中國成立后發展最快的時期。1999的閱兵,武器的現代化程度讓世界驚訝。此后的2009年閱兵,則是新世紀后的第一次閱兵。從1999年-2009年,顯示出“十年一大慶,逢大慶閱兵”成為一種趨勢。
在這樣的閱兵時間序列中,2015年,是一個獨特的存在。它不屬于“國慶閱兵”,而是“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大閱兵”,這在我國的歷史上,還是第一次。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次為了紀念更廣闊的歷史而檢閱自己的軍隊。換句話說,這一次的閱兵,不再只是著眼于國內的重大意義,而是對世界和平發出的一種吁求,一種強調。
梳理中國的閱兵史,我們可以看出三個階段,各有不同的特點。
最初的閱兵(1949年-1959年),強調的是“中國人民站起來了”。一個新生的國家,面臨著國際國內的復雜局面,這一時期的閱兵,捍衛自我的色彩濃厚——1949年開國大典閱兵,空軍甚至是實彈受檢,因為那時還存在著實實在在的危險。
1984年-2009年間的3次閱兵,強調的是國內建設的成就——改革開放,國家發展日新月異,這在兵器的更新換代上得到了最直接的體現。
而今年的抗戰勝利70周年閱兵,則是處在一個新的歷史階段——中國已經是世界上GDP總量第二的國家,承擔著越來越大的國際責任,面對日本右翼對歷史的雜音和復雜的地區形勢,中國有必要展示出對歷史的捍衛和對和平的承諾。
這三個階段的變化,顯示出中國已到了民族偉大復興的新階段。從向西方學習、全方位引進資金技術,到經濟轉型升級,再到在價值觀和文化軟實力層面為地區乃至世界做貢獻,歷史已經翻開新的一頁。傳統的閱兵,重在展示硬實力,而今年紀念抗戰勝利的大閱兵,所展示的則是價值與責任。有關歷史的態度,有關未來的想象,這些價值觀層面的影響力,某種程度上比槍炮導彈更為重要。
因為,大國的崛起,是實力的崛起,更是責任的崛起。
【擴展閱讀】
1. 閱兵儀式經歷了怎樣的變遷
從1949年開國大典的閱兵開始,中國的閱兵就分為兩個步驟:檢閱和分列式。檢閱在前,分列式在后。整個過程,都體現出一種莊嚴的儀式感,這是中國獨特的軍事文化,也是一種政治儀式。60多年來,從閱兵首長、口號、檢閱車、閱兵服這些細節處,都可以看出中國軍隊的進步里程。

原文地址:
2. 即將刷爆朋友圈的這些閱兵武器你了解多少
又到了熱愛金戈鐵馬的男同胞們在女友面前揚眉吐氣的時節了,因為這樣的機會實在是太難得,為了萬無一失,小編特意準備了一份閱兵觀看指南,帶大家回顧歷次閱兵的亮點,以及這次閱兵中的八大看點。

原文地址:
3. 大閱兵的無人機為何不能編隊飛只能卡車拖著走
中國空軍和陸軍航空兵都派出了大批的軍機,以密集隊從空中飛過。而為何參加閱兵的三種無人機卻使用卡車裝載,從地面駛過,為何不能讓這些無人機也以密集編隊飛過天安門廣場?答案是,目前不光是人民解放軍,就是全世界的現役無人機,都沒有密集編隊的飛行能力。

原文地址:
4. 閱兵中飛機拉出的彩煙是怎么回事
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大閱兵的日子一天天臨近,8月23日,北京上空各式飛機開始彩排,很多人用手機拍攝到了壯觀的飛機彩色拉煙,并上傳到各種社交網站。不少人好奇,這飛機的彩色拉煙是怎么弄的?有毒嗎?它跟平時見到的飛機拉煙有什么區別?

原文地址:
5. 經典再現新中國次國慶大閱兵
為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中國今年將舉行閱兵式并邀請外國首腦觀閱。在此之前,新中國先后進行了14次國慶閱兵。一次次閱兵見證了人民軍隊的跨越發展,軍制、軍服和武器裝備的不斷變化;每一次閱兵式上中國軍人堅毅的臉龐、新型武器裝備的展示等也讓我們心潮澎湃。知道君為您展現歷屆國慶閱兵場景,共同回顧那令人難忘的畫面。

原文地址: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