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考古學家在河南省許昌市靈井遺址發掘出土了兩塊古人類股骨化石,股骨表面有牙齒啃咬過的痕跡。研究人員推測,此次發掘出土的這兩塊古人類化石很有可能屬于一位未成年男性,而且從股骨表面的牙齒痕跡來看,10萬年前古人類之間存在著互相殘食的可能。長久以來考古學界都在為中國人的進化史是否在此開端以及現代中國人是否是非洲人的后代進行著激烈的爭論,而這一發現也許可以就此揭開中國人的“身世”之謎。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員李占揚認為,這些股骨上的咬痕有可能是食肉動物所為,但也可能是古人類留下的,所以并不排除在遠古時期人類互相殘食以獲取生存所必須的營養物質這種可能性。盡管考古學家目前還尚未完全掌握遠古人類互相殘食的證據,但是考古學家稱遠古人類食用人肉這一事實是確實存在的。
2008年,考古學家在同一地點發現了16塊遠古人類頭蓋骨碎片,在這些碎片上還附有類似大腦薄膜組織的化石。考古學家指出,從復原的頭骨來看,這位“許昌人”眉骨突出,前額低平窄小,因此很可能是一位未成年男性。考古學家推測,遠古時期人類互相殘食,而孩子很可能就是最大的受害者。

國際學術界目前普遍贊同“非洲起源說”,即現代人類是由7萬年前從非洲遷移出來的智人進化而來。而近日考古學家指出,通過對古人類的牙齒和指骨化石提取的DNA進行分析,可以證明現代人類與一些已經滅絕的人類物種(如歐洲的穴居人和亞洲的丹尼索瓦人)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血緣關系”。這一發現對研究東亞古人類演化和中國現代人起源具有重大的學術價值。


擴展閱讀
萬年以前的洞穴人是互相殘食的食人族
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和倫敦大學學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的研究人員在一項新的研究中發現,生活在14700年以前的史前人類是食人族。研究人員稱,在英國Somerset郡的高夫洞穴中發現了人骨上有被切割過的痕跡,而且在1880年至1992年之間發掘出的許多頭骨上都留有齒痕。考古學家認為,這些發現表明生活在冰河時代后期的人類常常互相殘食,也許他們就是以這種令人毛骨悚然的方式來敬畏他們逝去的親人。
(譯審/編輯:AJ Chen)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