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總遲到其實是一種病?

    時間觀反映你的性格

    無論是在職場,還是日常的生活中,我們總是與時間有著無數的“約定”,而你注意過自己和他人赴約的觀念有何不同嗎?這些不同可都反映出了彼此的性格,了解這些不同,會讓你懂得如何與不同性格的人更好地相處。

    1. 總是提前到達的人

    這樣的人既愛惜自己的時間,也尊重別人的時間,行事往往小心謹慎且計劃性強。

    2. 習慣踩著點到達的人

    這類人其實是典型的“完美主義者”,在生活中,喜歡嚴格掌控節奏,一旦面臨突發狀況,則會顯得有些焦慮不安。 

    3. 不分場合的“遲到大王”

    他們在約會中按點出現的次數屈指可數,這其實反映出他們強烈“求關注”的心態,他們希望得到別人的重視、成為人群的焦點。在生活中,這類人通常比較自我,像是長不大的孩子,有些任性固執,難以接受他人的意見。


    遲到是一種都市流行病

    “現在這社會,沒得點啥病都不好意思出門。”要說都市流行病,“遲到”絕對是不得不提的一大成員。

    上班遲到:“對不起,路上實在太堵了”;朋友聚會時遲到:“對不起,出門前被老板叫住了”;戀愛約會時遲到:“遲到是女人的天性”……這些都是冠冕堂皇到不可能被拒絕的理由。

    我們在做遲到受害者時總是滿腔怒火,但矛盾的是自己也常常是一個遲到的實踐者。無法準時赴約時,我們總是能輕而易舉地找到各種理由,告訴對方“再等一會兒,我馬上就到”。“馬上”是一個很好用的詞,它包含了無限的不確定性,又能給等待的人一種心理安慰,讓對方知道你很快就會出現。遲到的時候當然也會有點懺悔,但沒關系,遲到是一種流行病嘛,每個人都在遲到的實踐和受害當中消減著對守時的要求。

    其實,遲到其實不僅僅是一種習慣,還是一種心理病。


    揭開遲到背后的“推手”

    1. “我感到焦慮。” 

    這種心態往往出現在上班族身上,內心對于工作上的擔心和焦慮,在腦中形成一種抵抗腦波,間接地指揮他們逃離即將面對的焦慮源。 

    2. “我在暗示自己的地位不一般。”

    有的人習慣用遲到來顯示自己與眾不同,并且認為他人總是等待自己并無不妥,甚至會從他人等待自己的過程中獲得一種優越感。  

    3. “我需要知道我是被愛著的。”

    每個人都渴望被愛,而許多人衡量另一個人對自己的愛,往往是通過考驗對方是否愿意為自己犧牲時間。


    告別遲到,從現在開始

    1. 隨身攜帶一本備忘錄。

    將你答應過的約會記在上面,你便會重視它們,而且更容易兌現這些承諾,做一個信守承諾的人。口頭承諾會讓你更容易忘記、松懈和不重視,從而找借口遲到甚至推掉約會。

    2. 提早為赴約做準備。

    承認自己不是一個好的時間預測和規劃者,提醒自己出門前一定要提前做好準備,比最初的計劃提前10~15分鐘出發。 

    3. 對未來充滿信心。

    試著走出松散無規劃的生活習慣,在一天快要結束時,抽出一點時間來將第二天的時間進行良好的規劃,久而久之,松散便不再控制你,而是你在控制生活。

    4. 學會換位思考。

    想象自己是那些曾經被你晾在一邊等過你的人之一,或者提前到達一次,體會過去你從未體驗過的別人等待時的焦慮,也許你將不再遲到。

    “人無信而不立”,欲守信,先守時。珍惜自己的時間,也尊重他人的時間,讓自己無論在做什么事的時候都能夠輕松應對、游刃有余。改變自己從現在開始,不要等以后。


    云樹作者:大大不加V丨轉載請注明出處

    • 發表于 2015-10-16 00:00
    • 閱讀 ( 1361 )
    • 分類:其他類型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相關問題

    0 條評論

    請先 登錄 后評論
    聯系我們:uytrv@hotmail.com 問答工具
  •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