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英國著名的古典音樂網站Bachtrack公布了一組全新的世界十大交響樂團及指揮家排名,這一榜單由全球各地的音樂評論家、記者投票選出,其根據的是樂團和指揮家近年來的音樂會現場表現,雖然具有一定主觀性,但整體表現出了目前全球主流樂團、指揮家在評論界的地位和口碑,以及在國際演出市場的影響力。

值得關注的是,法國《歐洲音樂》雜志和英國《留聲機》雜志在2006年和2008年,分別采取類似的票選方式選出了世界排名前10位和20位的管弦樂團,但對指揮家進行票選排名的情形則十分鮮見,此次Bachtrack網站罕見地對指揮家體系給予了特別關注,這在世界各大樂團首席指揮、音樂總監頻繁更迭的2015年顯得十分應景。
現在,我們就來對兩份榜單進行一下梳理和解讀。在管弦樂團方面,投票者顯然沒有照顧國籍和文化多樣性的元素,其中德語區樂團牢牢占據六席,足見該地區管弦樂團的實力、傳統之雄厚,美國樂團兩席,荷蘭樂團一席、英國樂團一席。柏林愛樂樂團(136票)、荷蘭皇家音樂廳管弦樂團(113票)、維也納愛樂樂團(76票)無可爭議地排名前三,三者基本可劃為當今管弦樂團世界的第一陣營,在近年的幾個榜單中,三甲位置也基本被這三家樂團牢牢鎖定,只是先后順序略有不同。不過,名聲顯赫的維也納愛樂樂團的得票數大幅落后另外兩支樂團,令人稍感意外。
緊隨其后,萊比錫格萬特豪斯管弦樂團(60票)、芝加哥交響樂團(49票)、倫敦交響樂團(42票)和柏林國家歌劇院管弦樂團(42票)分別占據第四至第六位(并列)。在這其中,萊比錫力壓柏林國家管弦樂團、德累斯頓國家管弦樂團(第8名39票)、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第10名36票)成為排名僅次于柏林愛樂的德國樂團,無疑得益于與近年樂團音樂總監、意大利指揮家里卡爾多·夏伊的合作成果。芝加哥交響樂團則在老派意大利大師穆蒂統領下有著穩定的表現,成為排名最高的美國樂團。倫敦交響樂團大體延續了以往榜單中的位置,成為唯一入榜的英國樂隊。
今年風頭正勁的德累斯頓國家管弦樂團排名略低于預期,但其一流地位不容置疑;新任首席指揮安德里斯·尼爾森斯上任僅一年,便俘獲了不少評論人士的芳心,二者除了在美國本土的表現優異外,今夏在歐洲的巡演也大獲贊譽,助其成功擠入這份榜單。
指揮家方面,現年60歲的里卡多·夏伊(80票)拔得頭籌,與其近年在萊比錫格萬德豪斯的杰出表現息息相關。與柏林愛樂樂團有關的兩位指揮家,現任音樂總監西蒙·拉特爵士排名第二(78票),候任音樂總監基里爾·佩特連科排名第七(49票),前者在國際舞臺的高曝光率為其加分不少,而后者則顯然受制于較低的出場次數,這位神秘的俄羅斯指揮家幾乎很少出現在德語區以外的城市,這一情況在他2018年接手柏林愛樂樂團后,無疑將得到改善。
倍受尊敬的馬里斯·揚頌斯排名第三,較無爭議。而他的學生,另一位拉脫維亞指揮家尼爾森斯則憑借近年來閃光的藝術表現躋身四強,除了麾下的波士頓交響樂團外,后者剛剛接手萊比錫格萬特豪斯樂團,有趣的是兩者都在各自的榜單上排名第四。穆蒂、巴倫伯伊姆、蒂勒曼等人的排名與其執掌的樂團排名高度相關,如日中天的德國大師蒂勒曼今夏沒有取得柏林愛樂的大位,在這份榜單上也落后于他的不少同行,令人有些唏噓。
技巧精湛的芬蘭指揮家薩洛寧在TOP10樂團中,沒有執掌過任何一支樂團,卻憑借自身實力躋身指揮家TOP10行列,令人敬佩。而加拿大青年才俊雅尼克·涅杰-瑟貢的費城管弦樂團同樣未能入榜,成為尼爾森斯、佩特連科外入選的另一位70后指揮家。
此外,丹尼爾·哈丁、古斯塔沃·杜達梅爾等新生代指揮的名字未能進入榜單。剛剛接手荷蘭皇家音樂廳管弦樂團的意大利人丹尼萊·加蒂也同樣不見蹤影。此外與中國舞臺關系緊密的指揮家祖賓·梅塔、瓦列里·捷杰耶夫等都未能入圍,至少說明這些指揮家在現場音樂會的表現,未能征服參與投票的挑剔的評論家們。
(作者:許淥洋;責編:褚慧;美編:張琳琳)
經典音樂之旅還在國家大劇院11月音樂節
點擊詳情: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