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少科幻電影中,“換臉術”都作為故事的點綴而登場:主角由于某些原因而需要隱姓埋名,便通過“換臉術”成功讓自己的面貌變成另一個人。我們在驚嘆于編劇的奇思妙想之余,也不禁產生了這樣的疑問——“換臉術”究竟只是電影中的一種假想,還是在真實世界早已有了與之對應的存在?
答案可能會讓不少人驚訝,學名面部移植(Facial transplantation)的“換臉術”,早在10年前便已應用于臨床。盡管面臨著重重障礙,但仍在改進之中的面部移植,可能會為面部嚴重毀損患者帶來希望之光。
什么是面部移植?
我們經常能夠見到關于面部嚴重毀損患者的報道,他們由于各種意外事故(如車禍、災害、動物傷害等)或嚴重疾病(如面部腫瘤)導致面部組織嚴重毀損,這不僅僅會讓患者陷入毀容之后的嚴重心理障礙之中,也對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了極大影響。盡管一些面部毀損可以通過整形外科手術得以糾正,但不幸的是,這畢竟只占患者中的很小一部分。而面部移植的出現,正是為了解決患者存在的嚴重生理和心理障礙,從而明顯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面部移植通過將取自死亡捐獻者的面部器官(如嘴唇、鼻子)和面部組織(如皮膚、肌肉)通過精細的手術與受者的面部神經血管進行對接,從而達到改善面部毀損患者外觀的目的。從2005年法國亞眠的一個團隊開展了第一例面部移植手術開始,截至2014年,全球范圍內共實施了28例面部移植手術,患者大多因動物襲擊傷、意外事故(如電擊傷、化學灼傷)、火災或面部腫瘤而毀容。
面部移植的效果
在有限的報道中,盡管面部移植存在著很高的整體失敗率和組織排斥(正如其他器官移植一樣,面部移植物也會被免疫系統排斥)風險,但總體而言不少患者都通過這項手術獲得了新生。例如前面所提到的第一例面部移植手術,受者便是一位因被犬只襲擊而造成毀容的女性,盡管術后發生了2次部分性排斥反應,但患者的一般狀況良好,功能恢復效果也較好(患者包括微笑在內的高級面部功能于術后18個月恢復,術后3個月患者的心理狀況和社會融入度就得到了顯著改善)。
根據目前的文獻數據,面部移植術后首先恢復的將是患者的面部感覺功能,一般手術3~6個月后,患者即可重獲光感,溫度感覺能力則會在術后3~8個月內恢復。隨后恢復的將是患者的簡單面部運動功能,例如咬合(3~6個月內)、面部肌肉和器官(如鼻部)運動(4~12個月內),以及進食、言語等簡單日常行為(4~6個月內)。高級面部功能的恢復往往出現較晚,至少要在手術后8~18個月內才能得以重塑。

不過令人感到驚異的是,盡管面部移植術后的功能恢復需要很長一段時間,但患者在移植后短時間內即可觀察到明顯的心理狀況和社會狀況改善,這很大程度上是源于面部毀損被逆轉后帶來的信心提升和更好的社交能力。一般在面部移植完成2~6個月后,這種心理上的改善便會凸現出來,甚至有些患者能夠在完成手術一到兩年之后,重返以往的工作崗位,可見面部移植對他們的生活質量所帶來的積極影響。
當然,正如其他醫療手段一樣,面部移植術也遠非十全十美。盡管大多數患者都能觀察到生理、心理和社會能力方面的明顯提升,但有時也難免出現不理想的結局。例如全球第二例、在我國西安的第四軍醫大學西京醫院進行的面部移植手術,盡管手術初期恢復效果十分顯著,但由于患者未能對移植術后的堅持抗排斥治療有深刻認識,加之生活環境和民族風俗因素,導致患者在移植術完成數年后擅自停用免疫抑制劑,最終死于排斥反應。
面部移植的未來
值得一提的是,盡管已經有一定數量的成功病例,但面部移植術進行的意義直到幾年前依然存在很大爭議。由于面部移植術并不是為了挽救生命,而是為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而進行,因此有人認為面部移植術帶來的風險(如免疫抑制治療、手術失敗、排斥反應)可能會遠超手術的獲益。不過隨著面部移植術的長期隨訪結果發表,目前醫學界已經一致認可了在適當條件下開展的面部移植術本身所具有的無可比擬的價值。
正如其他會對患者心理產生影響的手術(如此前反復失敗的陰莖移植術)一樣,面部移植術對患者的心理影響也是一大問題。但從長期隨訪數據來看,由于面部移植術往往有著非常嚴苛的適應癥、術前反復的心理評估與篩選、術后持續不間斷的心理干預和疏導,絕大多數完成面部移植術的患者在心理方面不僅沒有產生負面效應,而且還因手術使生活質量達到了很大改善。當然,如何進一步篩選最適合面部移植術、移植后能夠發揮最大正面效應的患者,以及術前術后如何進行心理干預,還有待醫學界的進一步探索。
基于面部移植術帶來的術后免疫排斥反應風險,患者往往需要長期服用免疫抑制劑,而免疫抑制劑本身即可帶來一定的負面效應(如增加感染和腫瘤風險、導致代謝系統異常、增加患者經濟負擔等)。因此目前的一個研究方向便是,如何讓面部移植術患者出現免疫耐受(即受者的免疫系統成功識別供體組織為“相容組織”,從而使患者在不進行免疫抑制治療的情況下亦能不發生排斥反應的現象)。因為免疫耐受現象在肝移植中很常見,所以不少科學家正在通過對肝移植進行研究,結合面部移植的臨床實踐,而努力發掘能夠產生免疫耐受的方法。
給人以“從科幻中走出來”印象的面部移植術,盡管仍處于探索階段,但已經成為面部嚴重毀損患者的一種可能治療手段。相信隨著醫學技術的不斷進步,面部移植術也將越發完善,從而造福更多的患者。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