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雙胞胎變單丁,我的胎兒去哪兒了?

    我的胎兒去哪兒了?

    時間去哪兒了?

    愛情去哪兒了?

    爸爸去哪兒了?

    ……

    “XX去哪兒了?”總能吊起人們的胃口。

    近日,廣東揭陽更是鬧出“我的胎兒去哪兒了”的“熱鬧”。

    據媒體報道,廣東揭陽29歲阿婷于11月15日早晨6時許被送入揭陽市人民醫院待產。醫生經床前B超診斷為“雙胎妊娠”。據患者介紹,早在9月份,揭陽市中醫院產檢彩超診斷報告顯示也是“宮內雙活胎”。然而,當天上午剖腹產僅僅娩出一個男嬰。

    產前雙胞胎產后變單丁這一巨變引發軒然大波,新媽媽產生“我的胎兒去哪兒了”的疑問,也屬情理之中。阿婷女士甚至懷疑是否另一胎兒已死亡被丟棄,或醫護人員私藏另一胎兒。

    院方已經做出回應,以監控視頻作為直接證據證明當時手術的確只娩出一個嬰兒。

    對于為什么會出現雙胞胎產后變單丁的原因,醫院解釋稱,“主要原因是該B超醫生臨床經驗不足,對圖像重影判斷不準確;家屬在檢查過程中又反復強調多次在外院超聲檢查為雙胎;加上該超聲機為床邊手提便攜式,其顯像效果不如臺式機,最終導致誤診。”

    院方的解釋是否站得住腳,一個胎兒超聲檢查真的可以看成雙胞胎嗎?

    誤診很離譜,但并非完全不可能

    單胎誤診為雙胎,尤其是孕晚期胎兒已經發育成熟,特別是超聲檢查可以探查到心臟搏動,產生這種誤診的確很是離譜。但是,從醫學上講,并非完全不可能。院方的回應解釋大致可以分成三個方面,我們分別簡單梳理如下:

    1  “B超醫生臨床經驗不足,對圖像重影判斷不準確”。這首先要從超聲檢查的特點說起。“B超”在醫學上正規的術語是B型超聲波成像學,是醫學影像學的一種,是接受身體不同組織對超聲波束反射信號經過處理形成的二維切面圖像。數據信號經過計算機處理可以形成三維圖像,也可以對不同信號做色彩處理稱為超聲彩色成像。

    醫學影像學雖然各有不同成像原理,本質上來說是一種“捕風捉影”,就如同我們日常說的,“我只看到了一個黑影,不同于光天化日之下看的那么清晰真切,因此不能確定是誰”。

    “不清晰、不真切、不確定性”正是醫學影像學的一個共性,所能給出的結論僅僅是一種參考建議,因此醫學上也稱之為輔助檢查。而超聲檢查是所有影像學中準確性和確定性最差的一種。當然,超聲檢查也有它的優勢,無輻射、無創性、方便、實時、動態、可形成二維或三維圖像,并可以反復重復檢查。因此,超聲檢查是臨床上應用最為廣泛的影像學檢查,沒有之一。

    所謂實時、動態就是主要依賴于檢查者對于不斷變換的圖像的觀察,超聲檢查也就更依賴于醫生個人的水平和經驗。因此,即便資深、經驗豐富的醫生也容易造成誤診,何況剛畢業2年的年輕醫生。

    2 “家屬在檢查過程中又反復強調多次在外院超聲檢查為雙胎”。人通常都或多或少會接受外來的心理暗示,尤其是對于不確定的事物。臨床診斷中,醫生也同樣經常受到各種信息的暗示,哪怕是病史、癥狀問詢中的患者的一句話,或者體格檢查中的一個體征,或者其他醫生的提示或意見。臨床醫生臨床診斷與輔助檢查診斷建議之間這種互相暗示作用尤其明顯。因此,本例“家屬在檢查過程中又反復強調多次在外院超聲檢查為雙胎”對于誤診的產生可能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3  “加上該超聲機為床邊手提便攜式,其顯像效果不如臺式機”。不同型號的超聲成像儀具有云泥之別的分辨率、清晰度、以及計算機后處理能力,因此獲得圖像質量也存在巨大差別。本例產前檢查使用床邊便攜式超聲儀最大的特點是方便,免除患者病房與檢查科室之間的奔波勞苦。而產前檢查很大程度上所關注的是對胎兒狀態的,比如心臟搏動的監測,這種便攜式機器是可以滿足要求的。

    但是,優勢就是劣勢,比之動輒百萬以上的大型超聲成像儀所能獲得的圖像自然不可同日而語,的確可以增加誤診的可能性。

    但是,無論怎么說,這種誤診太過離譜,檢查醫生應該承擔主要的技術責任。

    多胎變單胎,醫學上真的可以有——雙胞胎消沒綜合征

    以上簡單分析并非認同院方的說法,僅僅是說院方的解釋存在一定的合理性和可能性。

    拋開本例不談,單純從醫學上將,妊娠早期的多胎變后來的單胎是的確可以存在的,而且并不罕見。這個現象在醫學上被稱為“雙胞胎消沒綜合征”(Vanishing twin syndrome,VTS)。

    多胎變單胎,“憑空”消失的胎兒

    多胎變單胎的現象早在1945年就被稱為斯托克爾的醫生所認識。他觀察到,雙胎早期懷胎率高于雙胎出生率。他寫道:“看起來,雙胞胎懷胎率高于雙胎出生率。原因可能是其中的一個胎兒早期死亡后的物質被吸收,除了分娩后有的可以看到‘扁平胎’的證據外,不留任何痕跡”。


    超聲檢查終于追蹤確定了那些曾經存在的胚胎或胎兒

    斯托克爾的說法從很大程度上是一種假說,直到80年代后超聲成像檢查的普遍應用,終于證實了這種現象的確存在,并被確定為“雙胞胎消沒綜合征”。在1982年的一份綜述中,作者僅僅收集到9篇相關論文,而此后有關VTS的文獻數量急劇增加。

    我們知道,超聲檢查早在妊娠6~7周就可以觀察到胎囊的存在,在7~8周可以看到胎心的搏動,是可以 “看到”懷孕的最早的方法,通過觀察胎囊、胎心可以確定多胎。

    如果在之后的超聲產檢中,發現原本存在的胚胎或胎兒數量減少,就可以診斷為VTS。

    輔助生育技術“助力”VTS

    自1978年首例“試管嬰兒”誕生,輔助生育技術迅猛發展。為了保證和提高成功率,多胚胎植入人為造成多胎妊娠。促排卵治療不孕癥也造成多胎率的升高。

    多胎妊娠的增加也就增加了VTS的機會,加之超聲成像技術和產前檢查的常態化,VTS發生率和檢出率菌大幅升高,據估算VTS可能占到整個多胎妊娠的6.2%~30%,可以說是一種不罕見的臨床現象。

    VTS發生的原因

    很多人對于VTS的發生或者感到很驚奇。事實上,一點都不奇怪。

    人類繁殖的一個重大特點就是它的低效率。使用高敏感hCG測定研究發現,近約三分之一的受精卵最終發育成活產嬰兒。據估算約全部妊娠中的30%在植入之前丟失,30%在植入后的3~4周丟失。這兩者合稱臨床前胚胎丟失。另外,臨床懷孕后流產率依孕婦年齡有所不同, 20~24歲為10%,40~44歲高達51%。總體上早期臨床妊娠流產約15%,妊娠晚期約4%。

    至于人類繁殖低效率的原因和機制,一種普遍接受的假說認為,這是人類生殖過程“汰弱留強”的一種生理現象。因為研究發現,丟失的胚胎或流產胎兒中超過75%是異常核型(即存在染色體異常)。

    胚胎丟失或者胎兒流產既然如此常見,那么多胎妊娠中的一個和全部胚胎或胎兒出現丟失或流產也就不足為怪。全部丟失與平常流產沒什么不同,當其中一個胚胎和胎兒死亡,而另一個卻仍然存活,死亡的一個胚胎組織會逐漸被胎盤、母體和另一個所吸收,最終大多僅剩一點殘余組織,被稱為“扁平胎”或“壓扁胎”(fetuspapyraceus)。

    VTS現象最早就是通過仔細觀察分娩后胎盤中包含的“壓扁胎”跡象而提出的。

    VTS對幸存胎兒的影響

    VTS早已是醫學上的確的一種較為常見的現象,更多的研究集中在VTS發生對于母體和存留的胎兒發育生長以及出生狀況的影響上。

    研究認為如果VTS發生在妊娠頭三個月的早期,這種影響并不明顯。如果VTS發生在妊娠中晚期,對母體和幸存兒會產生明顯的影響,包括妊娠糖尿病、胎兒宮內生長受限(胎兒宮內發育遲緩)、極低出生體重、增加圍產期死亡率,甚至增加腦癱危險。

    加之,大量研究已經證實,即便是自然發生的正常多胎妊娠,胎兒發生各種不利后果,乃至死亡的機會顯著高于單胎妊娠。因此,目前輔助生育技術中強調盡量不實施多胚胎植入,而是改用單胚胎植入的方式。在治療不孕癥時,也應該控制促排卵藥的使用,以減少多胎妊娠的發生,減少不良事件和預后。

    綜上所述,近日發生在廣東揭陽 “我的胎兒去哪兒了”的“熱鬧”,院方給出“誤診”解釋是可能的,從醫學角度看也存在一定合理性。

    現實中,也的確存在多胎妊娠后來變單胎的現象,醫學上稱之為雙胞胎消沒綜合征。

    • 發表于 2015-11-24 00:00
    • 閱讀 ( 1357 )
    • 分類:其他類型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相關問題

    0 條評論

    請先 登錄 后評論
    聯系我們:uytrv@hotmail.com 問答工具
  •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