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你患上了“手機依賴癥”嗎?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天涯海角,而是我在你身邊,你卻在玩手機……”這正是“手機控”的真實寫照:每天早晨一睜眼就是看手機;邊吃早飯邊刷朋友圈;地鐵上打開手機看新聞;工作間隙還不忘手機網上購物;全天候交友、聊天;隨時隨地收發短信、郵件;晚上聚餐拍照、曬圖;睡覺前不刷遍朋友圈,不玩會手機游戲根本無法入眠,更有甚者連洗澡、上廁所都得讓手機相伴……

    隨著智能機的普及,手機的功能已經遠遠超越了一般意義上的溝通和聯系,手機就像“貼身秘書”一樣,成為了我們生活的一部分。高科技的發展在給我們生活帶來方便的同時,也將一種新鮮病——“手機依賴癥”,送進了我們的生活。

    你是“手機依賴癥”患者嗎?

    “手機依賴癥”是近幾年出現的一種新型心理疾病,更容易“賴上”青年白領女性、中年男性和大學生這三大人群。目前關于“手機依賴癥”還沒有一個明確的定義,我們可以嘗試從心理學的角度理解一下:所謂“手機依賴癥”就是因為使用手機行為失控,導致生理、心理和社會功能明顯受損的癡迷狀態。具體來說,就是對使用手機有不可控制的渴望,不使用手機時,會感到痛苦,這些行為會影響使用者的人際關系、工作甚至是日常生活。

    對于大多數手機使用者來說,我們還沒有達到“手機依賴癥”的程度,但是我們確實對手機有依賴行為了,如果你存在以下行為,如果不及時控制,就很有可能患上“手機依賴癥”。

    1. 一日不見,如隔三秋

    手機必須隨身攜帶,如果沒帶手機就會坐立不安、魂不守舍;大多數時間都是手拿手機,而不會放到包包里。

    2. 手機不響,心里打鼓

    如果一段時間內沒有手機鈴聲響起,就會感到焦慮不安,并會查看是否有未接來電;別人手機鈴聲響起,常常會不自主的看自己的手機。

    3. 大事小情,手機來辦

    強烈關注手機信息,幾乎所有的交流都用手機進行,有事沒事都要把手機拿出來看一下。

    4. 信號要滿,電量得足

    如果手機沒有信號或是信號減弱,就會心情煩躁、不安;手機沒電就會心慌意亂,會隨身攜帶充電寶。

    手機依賴行為如何影響我們?

    手機依賴行為雖然沒有“手機依賴癥”那么可怕,但是當人們越來越依賴手機,它帶來的負面影響也隨之而來。

    1. 身體健康的“定時炸彈”

    睡前看手機會擾亂正常的作息規律,影響睡眠質量。人們看手機時,常常會忘記了時間,輕者視力降低,嚴重者會出現眼部疾病。人們在玩手機時會忽略身體的疲勞感,長時間低頭看手機會導致脊椎壓迫,輕者出現頸椎、頭部、腰椎、肩膀疼痛,重者會患頸椎病、腰椎病。英國的一項研究表明,走路時發短信、聽音樂、打電話的人忽略紅綠燈的幾率比不發信息的人高4倍,開車打電話或發短信的行為會導致事故發生的風險高出4倍。

    2. 學習和工作的“拖油瓶”

    美國密歇根大學的一項研究分析發現:工作中僅僅發一條短信,就會使失誤的次數增加。對于學生來說更是如此,手機會讓持續處于“多任務”狀態,長此以往容易患上“注意力障礙”,影響孩子的創造力和學習能力。

    3. 交流和溝通的“一堵墻”

    一味的依賴手機,會給我們的心理和社交帶來嚴重的影響,我們將人際交流,變成了“人機交流”。朋友聚會、家人聚餐,人們都低頭不語,與手機交流。你錯過了父母慈愛的嘮叨、孩子甜蜜的吵鬧、愛人溫柔的眼神、朋友親切的問候……人和人之間的關系就這樣疏遠了,自己也越來越孤獨。

    手機為什么會“賴”上你?

    現代社會,幾乎人手一部手機,那么手機為什么就專門“賴”上你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1. 行為習慣導致的手機依賴

    大多數手機依賴者是由于形成了習慣化的行為,掏手機是一種下意識的行為。現代社會的生活方式,讓手機成為了大多數人工作和生活的得力助手,手機無形中在人的心理中占據了非常重要的位置。久而久之,人們就習慣了有手機相伴,就是古語所說的“習慣成自然”。當然,用心理學的角度來說,就是使用手機形成了穩固的動力定型。

    2. 個性問題導致的手機依賴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手機依賴的本質是對信息的依賴,通過看手機提高安全感。性格膽小、孤僻及缺乏安全感的人,更容易形成手機依賴。這些人往往交際圈子小、朋友不多,渴望與人交流,但又不知道如何開口,只能借助手機來排解自己的孤獨和寂寞。

    3. 心理壓力導致的手機依賴

    有一些人由于工作原因(如銷售工作),必須24小時接聽手機,過大的工作壓力讓他們內心對手機鈴聲充滿期待,對手機“寄予厚望”,從而出現了手機依賴的現象。

    我們能擺脫“手機依賴癥”嗎?

    不管是手機依賴行為,還是“手機依賴癥”,都需要及時干預,否則后果嚴重,那么,平時我們應該如何預防“手機依賴癥”呢?

    1. 用聽音樂和看書代替玩手機

    對于很多晚上必須“手機哄睡”的人們,不妨把手機放在客廳,用聽舒緩的音樂,或者看一本散文書的方式來幫助入睡,通過這種轉移注意力的方式,慢慢擺脫手機依賴。

    2. 用面對面交流代替手機交流

    跟家人做一個約定,每天有一個小時的時間,和家人坐在一起單純聊天;跟朋友做一個約定,每次聚會,不允許玩手機;跟自己做一個約定,每周有一天給手機“關禁閉”,不帶手機,讓自己自由一次。

    3. 用戶外活動代替手機游戲

    對于愛玩手機的孩子,大人要以身作則,主動帶著孩子到大自然中活動,可以去郊游、看球賽、打籃球、看畫展……在大自然中充分釋放自己的壓力,享受家庭的溫暖。

    4. 用一本書代替手機充電器

    很多人上班坐地鐵覺得無聊,會通過手機消磨時間,為了保證電量,都會隨身帶個充電器。建議用一本書代替充電器,用看書的時間來節省電量,這樣可以減少使用手機的時間。

    5. 用“系統脫敏”代替“一刀切”

    很多人一看到手機依賴的危害,立馬就想“戒斷”癥狀,這是不符合科學規律的。人們養成一個習慣需要21天,要想戒掉一個習慣至少需要3倍的時間。因此我們可以給自己制定一個計劃,從較少次數開始,采用小步子原則,慢慢戒掉對手機的依賴行為。

    手機雖然功能眾多,也極大地方便了我們的生活,但是千萬不要以為有手機就夠了,因為還有太多是它做不到的。過度的依賴手機,會讓我們越來越被動,最后淪為手機的奴隸,為了不讓手機“賴”上你,趕快約上你的朋友、家人聊聊天、聚聚餐,體驗一下沒有手機的一天吧!


    (作者:孫濤 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原創文章,轉載請標明出自科普中國微信公眾號)

    • 發表于 2015-12-18 00:00
    • 閱讀 ( 805 )
    • 分類:其他類型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相關問題

    0 條評論

    請先 登錄 后評論
    聯系我們:uytrv@hotmail.com 問答工具
  •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