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為何有人在朋友圈里曬曬曬,有人卻潛潛潛?

    唉,剛剛過去的元旦小長假,你是不是又要被朋友圈中的曬曬曬打擊了,旅行照、美食照、恩愛照……看著朋友圈中的各種照片,不禁懷疑:這世上我是不是最苦命的人啊?好心塞!伐開心!

    越來越多的人,已經離不開網絡社交工具,離不開朋友圈了,一天不發不刷憋得難受,坐臥不寧,寢食難安。過去曾說手機如手雷,現今的智能手機更如炸彈,而且是威力巨大的集束炸彈。微信微博等雖擴充了我們的訊息來源,卻日益透支了我們的內心,在生活和工作節奏不斷加快的今天,人們還要騰出更多時間和精力去發朋友圈。有些人甚至產生了某種情感上的依賴,這大大擠壓了原本就有限的時間,給自己增添更大的壓力。與之相反的是,盡管有的朋友早已加了朋友圈,進了某群組,卻鮮有狀態發布,在群里也是默不作聲,成為名副其實的“潛伏者”。這二者表現反差極大,其背后又有著這樣的動機和秘密呢?

    據調查,目前微信的活躍用戶中,女性多于男性,一方面是女性比男性更喜歡表達、述說和傾訴情感,另一方面,女性較男性更愿意自我展示,心理學稱之為自我表露,女生熱衷玩自拍、賣萌、秀恩愛,甚至在朋友圈做微商推銷各種產品。可以說,微信徹底激發出女性對移動互聯網的熱情,她們當仁不讓地成為刷屏一族的主力軍。


    在社會交往中,人們總是十分在意自己的形象,希望能不斷優化和調整自己,以便讓自己顯得更受歡迎,博得更多的贊許,這就是心理學中所說的印象管理。其目的是得到外界積極正面的評價,讓自己感覺良好,充分滿足自尊的需要。因此,女生在自拍時,常用美圖軟件來修飾和美化自己就不足為奇了,而在現實生活中,不少女生會選擇整容的方式掩飾自己的不足,試圖讓自己看起來更完美更漂亮一些。當然,在網絡上進行自我展示,其成本要低得多,而關注度卻更高。

    我們時常從某些人的朋友圈看到,他們總是不厭其煩,事無巨細地高頻率爆刷,其背后透露出他們已呈現較為明顯的焦慮情緒。從心理動機理論看,頻繁刷屏希望是獲得關注,求得認同,這本身正是我們印象管理的一部分。也許在現實生活中他們缺乏傾訴和溝通的渠道,他們平時可能缺乏被關注和愛。還有些人或在咖啡館玩小資,或在茶樓品茗閱讀,或出入高雅的藝術殿堂,或成為某高級酒會的座上客,但必須要盡力顯出有氣質,有實力,一定要讓自己看上去,是一個會生活、懂情趣、忙碌充實、充滿正能量,有人疼愛的幸福之人,直至博得一片贊許,獲得陣陣驚呼,方才心滿意足。

    當然,有少部分人,也許發的內容就是現實中自己的常態,而潛在的目的也許是,讓自己看起來很成功,以達到影響和掌控他人的目的。盡管說,朋友圈大多是親朋好友,但隨著時間推移,群組中不太熟悉甚至陌生的人也加為了好友,使得朋友圈無限擴展,逐漸演變成一個人際寬松復雜的大圈子。很多人認為,自己這樣是真實的表達,毫無炫耀之意。但一個素養達到一定高度的人,勢必也是身具同理心的,懂得分寸的把握,他們往往對外更多顯露出自己的低調與平和,而避免刻意地表達和展示自身的優越性。相反,他們有時會用幽默式的自嘲,勇于展現自己的不足,這反而讓其更加平易近人,并充分彰顯出他們獨特的人格魅力。

    那些極少在朋友圈露面或發布信息的人,也許他們真的十分忙碌,根本無暇在這里浪費時間及精力去逐一品讀各種信息。另外一部分可能本身在社交方面有些畏手畏腳,擔心猶豫,甚至習慣采用回避的方式來減少人際交往,以降低他們的焦慮。這種人群雖是少數,但的確存在,他們可能會悄悄瀏覽他人動態,卻不做任何評價,但也能氣定神閑。他們享受于個人時空,活在自己的世界中,在別人看來,可能是一種痛苦或煎熬,但對他們來說,則別有一番體味,我們大多數人或許無法理解他們獨處時的樂趣。

    當然,在這個人群之中,可能還有更超脫者,他們或許早年混跡在博客、微博,現厭倦并遠離網絡社交,已回歸平淡的現實生活。還有一種可能是他們的知識水平,生活閱歷,思想境界已經達到一定高度,我們如今大肆傳閱分享的某些經典文章或歌曲,他們可能在很多年前就已經熟知賞玩過,他們不屑于我們目前的這種碎片式、快餐式的閱讀,而專注于自己喜愛的某領域進行深度拓展和開墾,這完全有可能。我們不可以自己之心去度他人,尤其一個深藏不露的人,我們難以對其進行更多的評判,也許這正是他們所希望看到的。如果說那些過度自我展示者是一種自卑式的自戀的話,那么這些獨特人群也是自戀的,但不同之處在于這種自戀的根基更為牢固,它建立在真知灼見,對自我充分地了解和自信之上的。

    人際交往及互動的風格與人的性格和個人經歷有關,我們每個人都是獨特的,這一點尤其需要被尊重和接納,我們沒有必要讓他人遵循我們的生活準則,他們有權選擇特有的方式去享受自己的生活。


    (作者:潘鳴,青島一鳴心理咨詢中心心理咨詢專家,微信公眾號:YMXL525,原創作品,轉載請注明出自知識就是力量微信公眾號)

    • 發表于 2016-01-04 00:00
    • 閱讀 ( 626 )
    • 分類:其他類型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相關問題

    0 條評論

    請先 登錄 后評論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湯依妹兒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華志健 23 文章

    聯系我們:uytrv@hotmail.com 問答工具
  •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