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學外語會讓人更聰明?

    在加拿大東北部的新布朗斯維克,33%的家庭是同時說英語和法語的雙語家庭。科研工作者經過長期觀察發現,在雙語家庭中長大的孩子比起只會說英文的同齡人可以在更短的時間里完成家庭作業,也會在一些科目中取得較高的成績。這是不是雙語能力造成的結果呢?如果是的話,這種影響是怎樣產生的呢?

    語言與思維的相關研究

    近代的實驗心理學證明,說不同語言的人對于自然事物的分類、顏色的直覺,甚至聲音的直覺都會有所不同。比如在希臘語里“藍色”一詞有很多種表達方式,以區分顏色深淺的不同程度和不同情況下所產生的顏色。這種語言習慣使得希臘人對于藍色深淺的變化更加敏感。然而對于藍色以外的顏色,希臘人和講其他語言的人沒有任何不同的反應。這證明他們對于藍色的敏感源于語言的特性。語言學家薩丕爾-沃爾把這種現象總結為“語言相對論”。簡而言之,人類通過感官接觸到的大自然只是相對真實的,個體由于所使用的語言不同而會產生主觀感受上面的差異。

    加拿大多倫多約克大學的艾倫·比亞韋斯托克(Ellen Bialystok)教授2012年被授予了有“加拿大諾貝爾獎”之稱的國家最高科學獎“基廉獎”,以鼓勵在過去的20年中她在“學習第二語言與認知能力”方面的科學貢獻。比亞韋斯托克認為,雙語者必須控制兩種語言,選擇在不同的語境中使用適合的語言。這使得雙語者大腦中的執行控制系統得到更多鍛煉的機會,從而產生了更加強大的認知控制能力。

    比亞韋斯托克教授通過行為學實驗證明了雙語者在控制能力方面具有優勢。其中使用得最為廣泛的是被稱為“西蒙任務”的實驗范式。這個由諾貝爾獎獲得者赫伯特·西蒙發明并命名的實驗,可以在不受語言干擾的環境下對被試者的認知控制能力進行測試。被試者看到顯示器上出現的紅色或者綠色的方形圖案,并且根據指示用左手或者右手做出反應(例如,見到紅色按左鍵,見到綠色按右鍵)。電腦會隨機將帶有顏色的圖案呈現在被試者的左側或者右側,以形成與按鍵相對應的和不對應的兩種情況。當圖案出現在與做出反應的手相對應的一側時(例如,紅色出現在左手側或綠色出現在右手側),被試者的反應通常會較快而且較少出現錯誤,相反則較慢而且出現較多錯誤。這是因為當圖案出現在與做出反應的手相反的方向時,被試者需要壓制與實驗目的不相關的信息,即圖案出現的方位,然后根據圖案的顏色做出正確的反應。

    經過反復實驗,比亞韋斯托克教授發現在雙語家庭長大的孩子有較好的能力控制不相關信息帶來的沖突。比如,他們在“西蒙任務”中的反應通常比只說一種語言的同齡人快,而且較少出現錯誤。這與比亞萊斯托克教授所提出的“語言控制經歷增加認知控制能力”的結論是相統一的,也具體表明了在日常生活中交替使用兩種語言可以增強人們對于干擾信息的抵抗能力。

    更多的證據來自另一種經典的認知心理學測量機制——威斯康星卡片分類測驗。在實驗中電腦給出4張卡片,均帶有不同顏色、形狀和數目的圖案。被試者需要將其與另一張單獨出示的目標卡片相匹配。比如,圖1中的目標卡片為兩個紅色十字。根據顏色可與1號卡片匹配;根據數目可與2號卡片匹配;而根據形狀則可以與4號卡片匹配。被試者并不被預先告知匹配的原則,只是在每次分類后電腦按分類的正確性給予反饋繼而提供下一張匹配卡片。電腦還會隨機改變匹配原則。被試者必須反復試探,尋找新的匹配規則以取得最好的效果。實驗結果顯示,比較單語兒童而言,雙語兒童可以在更短的時間內找出卡片分類的規則,也可以更快地適應規則的變化,同時還更少犯錯誤。這充分表明了學習和使用兩種語言不但可以增強認知控制能力,還可以提高人們對環境的探索和適應能力。

    學習外語真的值得嗎?

    對于老年人的追蹤研究表明,雙語者精神疾病的發病年齡要明顯晚于單語者。就拿常常威脅老年人精神健康的阿爾茨海默病來說,終生都在使用多種語言的人平均發病年齡要比終生都使用一種語言的人晚5~7年。結合之前的實驗心理學證據我們發現,使用多種語言不但在青少年時期可以幫助人們提高認知能力,在中老年時期還可以對思維能力的減退起到延遲作用。由此可見學習和使用第二語言對于大腦功能和健康的影響是廣泛而且終身的。

    但是,巴塞羅那大學阿爾伯特·克斯塔教授發現,在雙語環境中長大的兒童在一段時間內無法分清單詞的語言屬性(某個單詞是英語還是法語),也無法在適當的語境中選擇單詞。這樣的結果就使得成年后的雙語者在閱讀速度、發音速度以及單詞量方面,會比只說一種語言的同齡人略有遜色。這些細微的差別雖然很難在日常生活中體會到,但是這可能成為從事某種語言相關職業的阻礙。比如在競爭記者、律師、播音員的職位時,除非工作本身需要接觸多種語言,否則從小就學習多種語言的人不但不具有天然的優勢,比起在單一語言環境里長大的人反而處于某種劣勢。

    盡管如此,目前心理學界還是普遍認為學習和使用兩種語言,對認知能力和想象力的提高是具有確定性和普遍性意義的。語言不僅僅是為了交流或者使我們變得更聰明,它承載了人類的歷史與文化,還有祖先的智慧。繼承語言既是一種責任也鼓勵著我們探索未來。


    (作者:吳燕京)

    • 發表于 2016-01-22 00:00
    • 閱讀 ( 810 )
    • 分類:其他類型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相關問題

    0 條評論

    請先 登錄 后評論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湯依妹兒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華志健 23 文章

    聯系我們:uytrv@hotmail.com 問答工具
  •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