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佳節倍喝酒”。
又是一年春節來臨,喝酒是很多人期間最“正經事”。
除了可以獲得短暫的歡愉之外,很多人認為喝酒對健康有好處,而沒有壞處。比如,在澳大利亞進行的一項調查中,有90%的男性和81%的女性不認為喝酒對身體會造成危害。最多也是認為,大量飲酒有害健康,“適量飲酒”對健康有益。

但是,以英國首席醫療官莎莉·戴維斯女爵士為首的一個專家組——還包括英國皇家醫師學會前會長、肝病學教授伊恩·吉爾摩爵士 ,以及蘇格蘭和威爾士的首席醫療官——對這種說法發起挑戰,基于對最新科學研究證據的審查制訂 “低風險”飲酒指南,并預計這個指南很快會被提交討論并獲得通過。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新的指南雖然降低了男性飲酒推薦量,但是仍被冠以“低風險”飲酒指南。因為,按照首席醫療官的說法,“對于任何人來說,喝酒并沒有安全水平標準”。
她還進一步指出,人們此前一直被告知的“每天喝一杯紅酒,有益于健康”的說法純屬“無稽之談”(“oldwives' tale”)。
至此,你是不是有點暈?這到底是怎么回事?我到底應該聽誰的呢?
對于任何健康問題,準確的信息是關鍵!
那么,讓我們來看看相關的信息是怎么說的。
目前我們被告知的
“適量飲酒”的健康好處
一直以來,飲酒的好處獲得各方的鼓吹和大肆渲染,從延長壽命、增益智力,到提高性欲、解除疲勞等,酒儼然是一種靈丹妙藥。
但是,有證據支持的唯一健康好處是,“適量飲酒”可以降低冠心病的風險。
而且,這些證據也僅僅是流行病學層面,其確切機制一直未能被揭示。
有一種說法是降低血“壞”膽固醇、增加“好”膽固醇水平。2014年的一項研究認為,這種好處依賴于人們遺傳基因型,只有一種被稱為CETP TaqIB基因型的人群才受到保護。
不幸的是,具有這種基因型的人只占總人群的15%,也就是說僅有少數幸運兒才有可能從適量飲酒中獲得這種唯一的健康好處。
何為“適量飲酒”
所謂適量飲酒是基于先前的研究證據,某些國家制訂的“安全”飲酒推薦標準。
以美國國民飲食指南的”適量飲酒“推薦最被廣泛接受,這個標準是:
男性飲酒量每天不超過2標準杯,1周不超過14杯;女性每天不超過1杯,1周不超過7杯。
1標準杯指含有0.6液體盎司(約合18毫升),或14克純酒精的任何含酒精飲料。

英國于1987年頒行,1995年修訂的標準是:
男性飲酒每天不超過3~4酒精單位,1周不超過21單位;女性每天不超過2~3單位,1周不超過14單位。
1個酒精單位指含有10毫升。或者8克純酒精,大致相當于1位成年人每小時能夠代謝掉的乙醇量。

大量飲酒的健康危害

不同于 “適量飲酒”唯一健康好處的模棱兩可,充分的證據證明,大量飲酒對于健康的危害是全方位的,包括:
大腦
急性影響有減慢甚至中斷腦神經遞質聯絡,表現為各種認知能力、學習、記憶、運動平衡和情感反應障礙。
長期影響則造成神經結構和功能損害,表現為成癮及戒斷反應,以及酒精性腦病,神經元萎縮,腦容量降低。
胎兒腦組織影響,孕期任何時候喝酒,酒精都有可能導致胎兒腦組織不可逆性損害,造成所謂胎兒酒精譜系障礙。
心血管
酒精性心肌病,長期飲酒破壞心臟肌肉,導致酒精性心肌病狀態,心肌收縮能力下降和結構損害,最終結果導致心臟衰竭。
心律失常,主要表現為心房纖顫和室性心動過速。
一次性暴飲還有可能觸發心臟原本健康者發生心律失常,甚至猝死,這種現象被稱之為“假日心臟綜合征”。
其他方面影響,長期飲酒還增加高血壓和中風風險。
肝臟
肝臟是酒精代謝的主要器官,酒精性肝損害是歐美國家肝臟疾病最要形式,具體表現為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硬化和肝癌。
統計顯示,大約五分之一的重度飲酒者會發展酒精性肝炎,而四分之一最終發展為肝硬化。
癌癥
早在1988年,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癥研究機構(IARC)就確認飲酒是多種癌癥的致癌因素。目前已經明確長期飲酒與女性乳腺癌、男性大腸癌,以及兩性口腔癌、食道癌、咽癌、喉癌和肝癌的發生相關,喝酒量越大風險越大。
如果“煙酒不分家”,則共同對以下癌癥負責:
80%的男性咽喉和口腔癌;
65%的女性咽喉和口腔癌的婦女 ;
80%的食管鱗狀細胞癌;
所有肝癌的25%到30%。
據世界衛生組織2014世界癌癥報告顯示,2012年癌癥造成全球820萬人死亡,其中4.2%,即34萬人的死亡與飲酒直接相關。
胰腺
飲酒可以引發胰腺消化液逆流導致胰腺炎。急性胰腺炎是一種突發嚴重疾病,通常引發各種嚴重癥狀和并發癥,甚至可以危及生命。
長期飲酒則誘發慢性胰腺炎。同時還容易導致并發糖尿病。
飲酒同時還有可能是胰腺癌的危險因素。
肥胖
酒精是僅次于脂肪的高能量密度物質,1克酒精可以產生接近8卡路里能量。在長期大量飲酒不僅不能減肥還是造成肥胖的重要因素之一。據研究,美國成年男性日常能量的10%來自攝入的酒精,這一點長期以來被人們所忽略。
免疫系統
酒精無論對先天和適應性免疫系統、體液免疫還是細胞免疫均造成損害。長期飲酒可減少白細胞,抑制其吞噬能力;抑制T細胞的發育,并可能損害NK細胞攻擊腫瘤細胞的能力。
免疫功能的損害減低人體抗擊細菌和病毒等外來入侵者,以及清除癌癥的能力。
生殖系統
酒精可以增加雌激素分泌,增加女性不育癥、流產和早產,以及男性勃起功能障礙和不育癥風險、
骨骼系統
與傳言中飲酒可以強筋健骨相反,長期飲酒感染骨代謝,增加骨質疏松風險、
營養不良
長期飲酒可以干擾體內許多代謝過程,增加營養不良風險
新研究證據如是說
英國首席醫療官莎莉召集的專家組歷時3年,通過對28項有關酒精對于人健康和行為危害的最新研究證據的全面審核,得出結論認為:
“對于任何人來說,喝酒并沒有安全水平標準”。尤其是,新的證據表明,長期飲酒,即使是少量,也大大增加患癌癥的風險。
而每天1杯酒對于心臟的保護好處,很有可能是其他混雜因素作用的結果。
具體而言:
癌癥,最突出表現在增加女性乳腺癌風險。新證據顯示,每1000名從不飲酒女性一生中將有109人患上乳腺癌。長期飲酒,即使每周僅14單位或更少,每1000女性中將有126患上癌癥。如果每周飲酒量達到14~35單位,每千人將有153女性患上乳腺癌。
對于所有相關癌癥,包括口腔癌、食道癌、大腸癌、乳腺癌,風險隨著飲酒量增加而增加。
比如,在非飲酒男性中,每千人一生中將有64人罹患大腸癌。如果每周飲酒量控制在14單位以內,這種風險并沒有顯著增加。但是,如果飲酒量達到14?35單位,每千人中結腸癌患者將增加到85人。
其他風險,新證據還發現,長期飲酒,即便是少量同樣增加包括中風、心臟疾病、肝臟疾病,以及大腦和神經系統損害的風險。
比如肝臟損害,人群中約有20~30%為酒精性肝病高脆性者,即便少量喝酒也能顯著增加酒精性肝炎乃至肝硬化的風險。
因此,“對于任何人來說,喝酒并沒有安全水平標準”,將飲酒量控制在即將推出的新的指南推薦量水平,即無論男女,每周飲酒菌不超過14單位,也僅僅是“從整體上降低癌癥和其他疾病導致的死亡風險”,而非完全安全,可以高枕無憂。
紅酒可能并不為你的心臟提供保護
新擬訂的指南基于新的研究證據,對于紅葡萄酒能保護心臟的說法提出質疑。
因為,流行病學提供的紅酒對于心臟的保護證據并沒有排除其他混雜因素導致的可能性。近年來全球范圍內,尤其是發達國家心血管病死亡率的下降很可能更應該歸功于吸煙率的降低,膽固醇和血壓的控制,以及其他健康生活方式的推廣。
比如,研究中,男性死亡率有改善的群體總體飲酒量在異常低的水平。對于女性心臟的保護僅見于55歲以上、每周飲酒量在5單位以下這個很小的群體。當飲酒量超過每周5個單位,這種保護作用就神奇的消失了。
因此,死亡率的改善更應該是由于經濟狀況改善、醫療水平提高,以及其他健康生活方式的貢獻,而非飲酒所致。
新的“低風險”飲酒指南草案
基于以上研究證據,專家組擬定了新的“低風險”飲酒指南草案,要點包括:
1. 男性應該將飲酒量減少到與女性相同的限制水平,即每周不超過14個單位;
2. 孕婦不宜喝酒,因為任何劑量的飲酒都會傷害到未出世的寶寶;
3. 每個人每周至少有一個“數天”無酒間期,為肝臟提供一個恢復期;
4. 紅葡萄酒,或任何其他含酒飲料,都可能 并不會提供心臟保護的健康好處,不要試圖得到這種好處而去刻意飲酒或者開始飲酒;
5. 慢慢喝,避免空腹飲酒。期間盡可能“以水代酒”——喝酒不仗義是一種優秀品質;
6. 不要將1周的14單位集中在一個晚上暴飲,而應該至少分配到3~4天或更多時間內。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