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我們是從什么時候知道自己的性取向的?

    “13歲的兒子,躺在床上已經和我一樣長了,不可能再抱他,偶爾他洗完澡忘記把浴衣帶進洗手間的時候,會光著屁股跑出來,小JJ已經是成人的樣子了。”李晴這樣描繪已經上初中一年級的兒子。在她眼里,兒子身體長得好快,身高已逾1.65米了,可心智仍然是幼稚的,只能算是一個準男人吧!

    中國的父母不會很快很徹底地承認,進入青春期的男孩已經是男人,女孩也應該是女人了,總覺得他們小,需要保護。

    但是,青春期孩子的變化,并不以父母的態度和看法為轉移。也許在這個13歲的小男孩心里,他已經把自己當成了一個男人。并且在這個重要的時間段內,因為性激素開始分泌,性器官進一步生長,這些生理、身體的變化使青少年認識自己的性別,開始探索自己的性身份。

    法國兒童精神病醫生斯特凡·科勒基(Stéphane Clerger)解釋說:“青春期在性身份的確認中是具有決定性作用的時期。這個過程或多或少會造成不適。有時,一些女孩會患上厭食癥,這是她們對自己女性身體的一種拒絕方式。同時,青少年的大腦也會發生轉變:它開始能夠分析自己的欲望取向。”

    欲望的復蘇

    很多接受采訪的青少年,提到自己對“性”的感受時,都會追溯到小學階段,甚至幼兒園。雪兒說:“上幼兒園的時候,大家玩‘王子與公主’的游戲,弗洛伊德不是說‘嬰兒也有性沖動’嘛!那個時候對性的隱約感覺是有的。比如說,有一個小朋友扮演男的,我演女的,我們玩到天黑,王子與公主睡覺了。可是睡覺之后就不知該怎么辦了,我記得特別清楚,我問那個小朋友,他說:我也不知道。然后咬著下嘴唇,我覺得他好像很激動,我也挺激動。”

    斯特凡·科勒基的看法證實了這一點:“欲望其實早就形成了,只是孩子們沒有意識到。”孩子會在面對某個異性或同性時感到興奮,想和對方待在一起……

    人們以為自己的欲望以及性取向是在青春期形成的,是由于生理上的變化造成的。其實我們并不是在青春期變成同性戀或異性戀的,性取向在生命的最初幾年就已經確定,具體來說是在俄狄浦斯階段(4~6歲)。然后,經過一段時間的潛伏期(大約7~12年),到了青春期的時候重新蘇醒了。

    李林的成長經歷也證實了這一點。她說:“我很小的時候,只有1歲吧,媽媽買回來的紅皮鞋我就不喜歡穿,但是如果她買一雙男孩式樣的鞋,我就會高高興興地穿上。而且我小時候愛玩槍、打仗呀,都是男孩子愛玩的。有人也許在青春期時開始選擇喜歡男孩還是女孩,我沒有這個問題,我覺得自己就像一個男孩那樣理所當然地喜歡女生了。我覺得自己是一個女孩的身體,男孩的心。”

    接下來,就要對這種性取向進行確認或者修改。這取決于眾多因素,其中包括家庭和社會的因素。

    環境的力量

    斯特凡·科勒基解釋道:“由于青少年不再被看成是孩子,而成為一個可以產生愛情的個體,他們會被鼓動著遵循社會所設立的男性或女性榜樣來行事。”在他看來,這就是為什么很多年輕人都會說自己是異性戀者,并把自己表現成一個異性戀者,而實際上他們中并不是所有人都真的相信這一點。

    在中國還有一個特殊的情況,每個適齡的孩子在對自身的探索中會碰到很多“根本性”的障礙,例如“孩子們總要把全部的精力放在重要的學習上”,“父母反對孩子和異性過于密切的交往,而很放心他們和同性的孩子一起玩耍”,所以異性的交往會成為影響學習的借口,同性交往則變成一種隱蔽?的存在。

    幾乎每個青少年都很少有機會和條件,從外部力量上獲得這種“欲望”和“取向”的幫助,這是一種很隱晦的存在。這對孩子的影響很明顯,他們除了自我的探索之外,很多的內容是模糊和不清晰的,甚至帶著一種恐懼。無論出現哪種欲望,都會有種“罪惡感”。

    此外,社會文化的影響也是明顯的。今天,如果一個男孩喜歡親近女孩,周圍人就會認為他很“男人”,這種社會性傾向極大地影響青少年的性選擇。“男孩們之間很少粘乎,他們害怕彼此之間會產生欲望。他們總是很快就跳到一些‘嚴肅的事情’上,而不去稍微檢驗一下自己的欲望,其實結果并不一定就是他們所擔心的那樣。”斯特凡·科勒基這樣認為。

    因為種種原因,青少年往往會壓制自己真正的欲望,要么表現出對同性戀的厭惡,要么會在將來的某一天看到自己的真實欲望更加強烈地噴發出來。

    最初的經歷很重要

    除了文化和社會環境,最初的經歷也能幫助強化性身份和性取向的確定。

    和異性的接觸能幫助青少年確認自己的性身份。但斯特凡·科勒基也說:“對于青少年來說,同性戀的經歷也能幫助他/她確定自己的性身份;男孩可以借同性關系擺脫自己對母親的過于依賴,而女孩則可借此擺脫某種過于強勢的男性力量。”對具有雙性生理特征的青少年也同樣如此,他們可以在同性關系中發現自己真正的性別。“在青春期,孩子們往往分不清自己想要的東西和自己想變成什么樣。他們在自己或同性身上找尋自己渴望擁有或害怕失去的東西。”

    30歲的陶哲第一段感情經歷是和一個男孩發生的:“那時我15歲,長著一張娃娃臉,逃學,厭惡功課,脆弱不堪。人們都把我當成女孩。他19歲,很有男子漢氣概。雖然我不是同性戀,但我一點兒也不遺憾曾和他在一起:他讓我體驗到男性的魅力,也讓我找到自己的陽剛之氣。”

    永遠都在變化

    斯特凡·科勒基還認為:“不要以為青春期結束了,性取向的選擇也就完成了。如同對食物或文化的愛好一樣,我們的性取向是會發生變化的。”27歲的婭子有過6個男朋友,曾經為2個男朋友有過6次流產。有一天她發現自己已經無法和男人相愛,而更喜歡和女性生活在一起。懷孕、數次流產、成為父母、某個親人去世、被男人傷害、出現一個奇異的足夠有吸引力的同性……這些都有可能導致欲望逐漸或突然轉變。李禾從青春期開始,一直堅定地認為自己是一個異性戀者,哪怕是做夢,夢里出現的也都是異性。但是李禾30歲時,在一次朋友聚會中,一個女孩竟然致命般地吸引了她。“這種感覺是無法形容的,說不清楚”,李禾這樣解釋。精神病科醫生科勒基還認為,有的男人為了擺脫與母親亂倫的想法,而選擇了同性戀。當母親去世以后,男人才從這種恐懼中解脫出來,才允許自己質疑當初的選擇:或許異性對自己更有吸引力呢!當然,改不改變是他自己的事兒。“我們的性取向成形于兒童期,確定于青春期,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仍有改變的可能。”科勒基總結道。

    見證:小杉,16歲,女孩

    我很喜歡跳舞,因此,我對于身體的變化有一種恐懼感,我擔心自己的胸開始變得豐滿,以后就不能再跳舞了。包括來月經,因為自己不懂,特別害怕,后來慢慢習慣了,也發現對跳舞沒有什么影響,就不再害怕了。我從小到現在,一直和男生玩的比較多,但只是玩。前一段時間,就是去年8月份吧,突然喜歡一個男生。是他先說喜歡我,我也很喜歡他的才華,他的其他方面也很優秀。我也有女生好朋友,但是,無論多么好,都談不上喜歡。

    見證:雪兒,18歲,女孩

    我一直是“小伙子”性格,可能是家里的束縛比較少吧!一直都沒有特別“女孩”的感覺,包括現在,也都沒有“女人”化,特“男孩”,特別直,不管不顧,我覺得我好像不是到青春期才對男孩有興趣,好像幼兒園、小學就注意他們了。我感覺一個女孩子對異性的興趣,是和自己的外貌條件有很大關系的,一個漂亮的女孩談戀愛的機會比較多。我小時候有一段時間挺胖的,圓敦敦的,那時候,自己就沒什么興趣。有一天,忽然變瘦了,男生的注意就多了,自己對這件事好像也有了興致。

    見證:李飛,17歲,男孩

    我對女孩,很小就有不一樣的感覺,應該說,是一種美好的感覺吧!我周圍的女孩比較少,大概在小學一年級時,女孩在我眼里就比較高貴。我那時候就很喜歡女生,大概是一種本能。我那時老纏著我媽,讓她帶我去找某個女孩玩,她都有點不好意思,但我還是死纏著她,讓她帶我去,當時這樣想,就這樣做。再長大一點,我還是希望得到異性的注視。比如說,過年了,如果收到一個自己喜歡的女孩的賀年卡,就會特別高興。比如說排一個節目,會有身體上的接觸,到了晚上會想。初三的時候,我真正喜歡上一個女生,和她在一起算是正式的“戀愛”,我才相信有真正的“相愛”發生。


    文:韋志中

    • 發表于 2016-04-15 00:00
    • 閱讀 ( 864 )
    • 分類:其他類型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相關問題

    0 條評論

    請先 登錄 后評論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湯依妹兒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華志健 23 文章

    聯系我們:uytrv@hotmail.com 問答工具
  •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