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未來人類可以創造出活的恐龍嗎?

    話說,《侏羅紀公園》是所有成年人的童話,雖然恐龍已經滅絕6500萬年了,但人們卻對這個身軀龐大的物種情有獨鐘。人們夢想有一天,這個古老的物種會重新出現在地球上

    夢想總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

    于是,Jack Horner出現了,美國最知名的考古學家,又被人們稱為“恐龍獵手”

    他即將要把這個夢帶入現實

    當Horner只有8歲的時候,他發現了一塊恐龍化石。這塊化石開啟了一個孩子對古老生物的無窮幻想,于是,他與恐龍就此結緣

    為了專門研究恐龍,Horner進入蒙大拿大學,主修地質學和動物學。但是,現實卻并不盡如人意,因為Horner患有嚴重的閱讀障礙癥,閱讀文字,尤其是學習外語,對他比登天還難

    閱讀障礙癥患者眼中的文字是這個樣子的...

    由于無法通過考試,Horner沒有獲得本科學位

    但Horner本人并不在意,因為恐龍才是他的最愛,他的生命就是與恐龍相伴,學位只是一個附屬品。只要能和自己最愛的恐龍打交道,有沒有學位算得了什么呢?

    于是,Horner又投身到恐龍的研究中,沒有名,沒有利,只有純粹的興趣

    為興趣而活的人,運氣總不會差

    上世紀70年代,Horner與合作者取得了突破性的發現。他們不僅挖出了一個新的恐龍物種,而且還發現了完整的恐龍蛋化石,更為驚人的是,蛋化石中還有胚胎。這是人類首次取得此類的發現

    Horner根據挖掘發現,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推測:恐龍是有社會性的動物,群體之間會共同搭建巢穴、照料幼仔、甚至共同捕獵。就像大象群、獅群、狼群一樣,恐龍的社交復雜程度遠遠大于當時人們的認知

    看到這兒,你想到什么了?有沒有想起電影《侏羅紀公園》中成群結隊圍捕人類的恐龍群?

    沒錯!《侏羅紀公園》的恐龍顧問就是Horner,而電影中活靈活現的恐龍,就是Horner一生追逐的夢想

    隨后的幾十年中,Horner又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發現:

    比如挖掘出了一系列的恐龍新物種,其中包括迄今發現的最大的霸王龍;

    在恐龍化石中首次發現了生物軟組織——恐龍的血管(有沒有回想起《侏羅紀公園》中提升恐龍DNA的情節?);

    因為他收集的恐龍化石太多了,于是他可以很土豪地把恐龍的頭骨化石切開觀察骨頭里面的結構。然后,他發現幼小的恐龍骨頭比較致密,而成年恐龍骨頭相對疏松,從而推斷出恐龍身體生長得很快。

    根據這一點,通過對恐龍化石的分析,他發現原來很多恐龍的分類其實是錯誤的。在已經發現的恐龍物種中,一些身材短小的恐龍,只是另一類恐龍的幼年期,它們其實是同一個品種

    這是一個讓很多恐龍學家沮喪的發現...因為Horner的這項發現,可能有1/3已知的恐龍,將不得不并入到其它種類中...用自己名字命名這些恐龍的考古學家們已經哭暈在廁所

    此外,Horner還創作了大量關于恐龍的書籍(咦?!不是說他有閱讀障礙嗎?),向大眾推廣他頭腦中的“恐龍世界”。可以說,我們現今頭腦中的恐龍世界,就是Horner為我們一手營造的

    因為Horner在恐龍研究中不可替代的貢獻,各種獎項接踵而來。他已儼然成為恐龍學界中舉足輕重的人物

    曾經沒有給他學位的蒙大拿大學,專門為他頒發了榮譽博士學位

    一個沒有本科學位的人,卻成為了博士...

    這充分說明了一點:不牛B的人以母校為榮,而母校以真正牛B的人為榮...

    就在人們以為Horner會繼續發現更多的恐龍化石時,他卻宣布:

    “化石玩膩了,我要造出活的恐龍!”

    這個想法一提出,許多人就搖頭,感覺Horner瘋了。甚至許多他多年的同事與合作者,也被這個想法震驚了,紛紛離開了這個“瘋子”

    因為這個想法,在科學上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電影《侏羅紀公園》曾描述了復活恐龍的辦法:提取琥珀化石中蚊子腹中的血液,因為含有恐龍的DNA。然后科學家們可以用DNA克隆出恐龍

    但科學研究卻無情地否決了這個設想。因為DNA會發生降解,幾百萬年的時間已足以讓DNA“顆粒無存”。而恐龍距我們有6500萬年之久,無論何種保存方式,都無法讓DNA“存活”

    既然科學已經將克隆恐龍技術“判了死刑”,Horner為何還要一意孤行呢?

    Horner并非心血來潮,在他年輕的時候,擁有一個活的恐龍就一直是他的夢想。為此,在挖掘恐龍化石的同時,他的眼睛還時刻緊盯著最新的生物技術前沿,他在等待幫助自己圓夢的科技出現。為此,他已經等待了幾十年...

    終于,Horner等到了。2005年的一天,他讀到一本關于演化發育生物學的書《 Endless Forms Most Beautiful》。這本書描述了一個重要的概念:

    生物體內的基因包括了物種億萬年進化的歷程。換句話說,如果在胚胎的發育期,控制基團的表達,可以讓生物出現返祖現象

    在自然界中,生物偶爾會發生返祖現象,比如人們曾發現長有腿的蛇、長有“后肢”的海豚,渾身長毛、甚至長尾巴的人。這些都是因為“基因開關”出錯,胚胎“進化”不完全導致的

    了解到這一點后,一份驚世駭俗的恐龍制造方案在Horner的心中形成了:

    如果沒法直接克隆恐龍,那就找個恐龍的“后代”,讓其返祖,不就可以得到恐龍了嗎?!

    鳥類是由恐龍進化來的,鳥的DNA中攜帶有恐龍的基因。所以,讓鳥返祖,將有可能得到“始祖鳥”恐龍

    這個設想讓 Horner無比振奮!他覺得自己新一輪生命開始了...

    盡管人們覺得Horner的設想是天方夜譚,但他可沒有時間跟他們扯皮。只要有一絲希望,就要盡百倍的努力

    任何一個一意孤行的人,要么是胡說八道的瘋子,要么是眾人理解不了的天才...可是,對于注定要改變世界的天才來說,不被理解又如何?

    Horner選擇雞作為研究對象,并找來了基因方面的專家與自己合作。在他們的推動下,一場不可思議地把雞改造成恐龍的科學計劃開展起來...

    那么,他們要如何做呢?

    與恐龍相比,雞明顯缺少了尾巴。但其實,雞的骨骼自帶還沒有發育完的尾巴

    雞的胚胎在發育期,有一個很長的尾巴。

    但是一個基因開始作用,讓尾巴消融、消失了。如果能夠抑制這個基因的表達,就有可能讓尾巴在胚胎發育的過程中保留下來。從而讓雞長出尾巴。。

    當然,照著這個思路,也可以讓雞的前肢變成像霸王龍一樣的爪子,以及讓雞長出恐龍一樣鋒利的牙齒......

    要做到這一切,必須要找到胚胎發育過程中,控制上述器官發展的“基因開關”

    生活不止眼前的茍且,Horner的征程,是星辰大海...

    Horner與合作者,以及許多受Horner感染而投入這一偉大科學計劃的科學家們,

    通過控制基因的表達,已經做到能夠讓雞的胚胎發生突變,生長出原始的牙苞...

    讓鴿子的胚胎,生長出與始祖鳥相似的爪子...

    讓鶴的胚胎,尾巴得以保留...

    每一次的技術突破,都讓恐龍夢離Horner更近一步

    未來,Horner將把雞改造成像霸王龍一樣拖著尾巴、用爪子抓、用牙”撕咬“蟲子的“恐龍雞”

    用他自己的話:希望在有生之年,擁有一只恐龍做寵物

    恐龍、詩和遠方,年邁的Horner仍心懷夢想,在路上...


    文章來源:微信公眾號“漫科普”(ID:mankepu)

    原創作品,轉載請注明出自“漫科普”微信公眾號

    • 發表于 2016-04-26 00:00
    • 閱讀 ( 840 )
    • 分類:其他類型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相關問題

    0 條評論

    請先 登錄 后評論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湯依妹兒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華志健 23 文章

    聯系我們:uytrv@hotmail.com 問答工具
  •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