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典籍中,帝王的長相離不開兩個字:一曰“奇”,一曰“雄”,如此才有神秘感和說服力。王充在《論衡》中盤點:黃帝龍顏,顓頊戴干,帝嚳駢齒,堯眉八采,舜目重瞳,禹耳三漏,湯臂再肘……即使這樣,和史官筆下鬼斧神工的天子比較,他們還是屬于相貌端正的。
1、《史記三家注》里寫道:“文王龍顏虎肩,身長十尺,胸有四乳”。周文王同志高大壯的體貌,我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胸前四個乳頭,這畫面太美我不敢看啊!難道在古人的眼里,乳房是哺育后代的神器,所以四個乳頭不是返祖,而是寓意著恩惠四方?
2、《史記·秦始皇本紀》說秦始皇嬴政:“秦王為人,蜂準,長目,摯鳥膺,豺聲,少恩而虎狼心。”郭沫若曾點評:蜂準,是塌陷的馬鞍鼻;長目,是斜眼;摯鳥膺,是醫學上的雞胸;豺聲大概有氣管炎。毛主席看不慣郭沫若損秦始皇:“勸君少罵秦始皇,焚坑事業要商量。”郭老趕緊改變立場:“肯定秦皇功百代,判宣孔二有余辜。”
3、《史記·高祖本紀》說劉邦的相貌:“高祖為人,隆準而龍顏,美須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五官還是比較端正的,比較特殊的地方是他的左腿,可能被機槍掃射過,竟然有七十二顆黑痣。讓我困惑的地方是,七十二這個數字,究竟是誰數出來的?
4、《史記·項羽本紀》提到項羽:“吾聞之周生曰,舜目蓋重瞳子,又聞項羽亦重瞳子。”何謂“重瞳子”?有人按照字面,解釋為一只眼睛有兩個瞳孔,也有人認是雙眼瞳孔內聚的“對眼”,竟然還有人說是白內障的早期癥狀。
5、《三國志·蜀書·先主傳》說劉備:“手長過膝,目能自顧其耳”。劉皇叔身體構造特殊啊,胳膊能垂到膝蓋,估計撿肥皂也不用彎腰,摔阿斗時安全系數也高,稍一彎腰就手碰地了。“目能自顧其耳”就更奇怪了,不僅要求耳朵大到垂肩,還要有斜視眼。
6、《南史·梁本紀》寫梁武帝蕭衍:“舌文八字,項有浮光,身映日無影,兩骻駢骨,項上隆起,有文在右手曰‘武’。”這位菩薩皇帝或許真不是凡人,舌紋八字形,脖子能發光。身體在太陽下都沒影子,髖骨是雙骨并生,右手掌紋是個“武”字,比常人多了五條紋啊!
7、《北齊書·本紀卷四》說北齊文宣帝高洋:“后初孕,每夜有赤光照室……及長,黑色,大頰兌下,鱗身重踝。”出生之前,他媽就經常看到紅光,那生出來是什么模樣呢?黑皮臉,寬臉尖下巴。身上有鱗甲,難道是牛皮癬?這還不算,最牛的地方是有多個腳踝。
8、《隋書·帝紀》寫隋文帝楊堅:“忽見頭上角出,遍體鱗起。……額上有五柱入頂,目光外射,有文在手曰‘王’。長上短下,沈深嚴重。”頭上長犄角,身上有龍鱗,腦門五條印,眼含雷射光,掌紋是王字,身長腿又短。你究竟是小龍人呢?還是X戰警呢?
9、《太平御覽》稱唐高祖李淵:“體有三乳,左腋下有紫志如龍”。李淵也被史官做了植乳手術,有三個乳頭。據記載李淵還曾給李世民“喂”過奶。玄武門之變后,李世民曾跪在李淵面前嚎啕大哭,吮吸老爹的乳頭。但是究竟吸的哪一個,就不清楚了。
10、《遼史·本紀第一》說遼太祖阿保機:“及生,室有神光異香,體如三歲兒,即能匍匐。三月能行;而能言,知未然事。”比三歲就能打槍的金大將還霸道,生下來就有三歲小孩那么大,三個月就能跑,張口就能說話,而且是談論國家大事喲!
除了以上幾位帝王,值得研究的還有朱元璋同志,臉型究竟是“地包天”?還是“鞋拔子”?鑒于我有一個“地包天”的同事,這個話題只好暫且擱置一下。說不定有異相者有異能,我還是多拍拍馬屁為好。
因為做公眾號“路邊攤”的緣故,需要我不斷地做功課,不斷去豐富自己的歷史知識。在我看來,歷史就像良田萬頃,夠你幾輩子去收割,我在“收割”的時候,居然發現里面也摻雜一些“稗子”,不如索性把這些“稗子”也單獨存放并分門別類地整理,倒也蠻有意思。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