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6月14日,是“世界獻血者日”,用以銘記和感謝所有自愿無償獻血的人。今年的活動主題是“血液連接你我”,宣傳口號是“分享生命,捐獻熱血”,著重凸顯了獻血者和用血者之間連起了無形的生命紐帶,鼓勵人們相互關愛。如今,無償獻血的好處也被越來越多的人了解和認可,血液就像是承載著生命的涓涓細流,帶著無盡的暖意在人與人之間流淌。
為什么要無償獻血?
早在千年以前,人類就已發現了血液對生命存在不可替代的重要性,經過數百年的摸索,輸血技術發展日漸成熟,許多曾經令人束手無策的疾病也隨之被攻克。通過輸注血液和血液制品,每年有數百萬人從死神的魔掌中逃離,一些特定疾病的患者通過定期接受血液和血液制品輸注可以延長生命并提高生活質量,在面臨分娩、重大創傷、復雜手術、某些新生兒疾病等情況時,輸血也極大地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
雖然世界各國都有許多科學家致力于人造血液、人工血液替代品的研發,但是血液迄今為止還未能被人類成功復制,在許多國家,血液供不應求,采供血機構面臨的挑戰是,既要提供充足的血液,又要確保其質量和安全性。
只有通過自愿無償獻血者定期獻血,才能確保血液的足夠供應。在有償獻血的前提下,經濟利益很容易驅使不法分子形成產業鏈——血頭一方面掌控賣血者,一方面與血站勾結,牟取利益;賣血者健康狀況難以保障,并大量喝水甚至服藥以求多出售血液;而血站將不合格的血液偽造成合格的,同時為了節約成本采取混用針頭等違規方法進行操作。許多賣血者即使明知自己有傳染病,但迫于貧困仍然不得不繼續賣血。目前的檢測手段并不足以查明血液中全部的問題,而采集到的血液在制備成臨床使用的成分血、血液制品時,是將多人份的全血混合后再操作,如果在一批合格血液中混入了一份劣質血液,就會危害數十、數百位受血者的健康。
在過去,人類曾為有償獻血付出了許多慘痛的代價,例如我國的“艾滋病村”,無償獻血制度正是在人們意識到錯誤之后才逐步確立的。當獻血者的動機只有道德而沒有金錢,血液的質量也就得到了保障。如今,世界衛生組織的目標是各國到2020年實現所有血液供應均來自自愿無償獻血者。目前全球只有62個國家接近全國血液供應100%來自自愿無償獻血的目標,而有約40個國家仍然依賴于互助獻血,甚至是有償獻血。
世界衛生組織認為一個國家要滿足最基本的臨床用血需求,無償獻血率至少應該在1%以上。大眾缺乏公共意識與責任感,科學知識不足,是造成獻血率低的主要原因,因此無償獻血率可以看作一個社會文明程度的指標之一。現在中國大陸的獻血率是0.9%,歐美發達國家平均為3.6%,而我們海峽對岸的臺灣同胞,有著世界最高的獻血率8%。
獻血有害健康嗎?
當然不會,世界衛生組織和各國的衛生機構不會罔顧人們的生命權益,來推行一項有害健康的措施。
世界各國對于獻血的量和時間間隔的規定有所不同,每次獻血的量為200至400毫升,兩次獻血之間的間隔為3至6個月,而成年人體內共有約4200至4800毫升的血液,對于正常人來說,獻血的失血量是完全不會影響健康的。
有些人獻血后會頭暈,這種現象在初次獻血的人身上更容易發生,被稱為“獻血反應”。發生獻血反應的原因很多,包括精神緊張、對血壓改變不適應、空腹獻血、獻血前未充分休息等。我國的一項研究對2013年參加無償獻血的27909人次進行了分析,其中385人次(1.38%)發生了獻血反應,按年齡劃分,18~25歲年齡段人群發生率最高,46歲以上年齡段最低,按性別劃分,女性發生率高于男性,按采血地點區分,團體獻血活動參加者發生率高于主動前往街頭采血車的獻血者。可見,對于積極主動、心態放松且有一定經驗的獻血者來說,發生獻血反應的幾率是微乎其微的。
人體堪稱一具精密而高效的儀器,具有一系列自我調節功能,無論是否獻血,血液成分都不是一成不變的,人體會根據實際情況自動調適細胞分裂增殖的速度。因獻血而減少的血液成分主要包括血漿、紅細胞、白細胞和血小板,血漿幾個小時之內就會恢復,白細胞會有一些“半成品”儲備,也能很快恢復,血小板數量恢復需要3~5天,恢復最慢的紅細胞會在1個月以內補充完畢。
與“獻血有害健康”論背道而馳的是,有一些人篤信“獻血有益健康”。一方面因為獻血后骨髓加速造血,調動了人體的新陳代謝,讓人體處于充滿活力的狀態。另一方面,美國佛羅里達大學的Jerome Sullivan通過研究認為,鐵在體內的自由基反應中充當了催化劑,會加速膽固醇氧化,提高中風、冠心病、動脈硬化等疾病的風險,一些后續的流行病學研究也確實發現,確診冠心病的男性患者,鐵蛋白水平較普通男性為高。一般血清中的鐵蛋白含量低于15ug/L算鐵缺乏,而成年男性如果鐵蛋白含量超過200ug/L,成年女性超過150ug/L,就表明體內貯存的鐵已經過量。人體并沒有排出過量鐵的生理機制,對成年男性和絕經女性而言,一旦攝取過多鐵又無法排出時,就會在血液中以及心臟、肝臟等處積累,給健康帶來不利影響。定期獻血不失為一種排出多余鐵的方法,所以對于生活小康、常吃紅肉的人來說,“獻血有益健康”的說法是有道理的。最后,定期獻血相當于一次免費的小體檢,可以及時發現特定的健康隱患,同時利他行為帶來的心理滿足感也是十分有益于身心健康的。
撇開對自身健康的影響不談,獻血對全社會的積極影響是不言而喻的,獻血者捐獻出的血液是生命的饋贈,互助互愛的風潮也會讓我們的世界變得更美好。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