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同性戀”、“變性”10個鮮為人知的事實

    LGBT群體(女同性戀lesbian、男同性戀gay、雙性戀bisexual和變性者trans)的關系和婚姻越來越能接受了,但并不代表反LGBT的仇恨組織不會做一些偏激的暴力事件,如前不久發生的佛羅里達槍機事件。仇視者的產生往往是因為他們不了解GLBT這個群體,那么今天就給大家科普一些LGBT群體有趣的、不為人知的事情。

    1.同性戀有堅實的生物學基礎

    同性相吸是因為環境和社會的影響,還是因為生物學基礎?這個問題長期以來備受科學家的爭議。最新研究表明,生物學因素是同性戀形成的重要原因,研究分析了818名男同性戀的遺傳密碼(其中有207對雙胞胎),雖然沒有發現所謂的“同性戀基因”,但是發現至少五個特定區域的人類染色體組與男同性戀有關。

    雖然人類的性取向受多種因素的影響,但是科學家稱性取向不是人為可以選擇的。南非科學研究院的另一項涉及雙胞胎的研究表明:同性戀普遍存在于同卵雙生的雙胞胎而非異卵雙生的雙胞胎,同性戀帶有遺傳性。

    2.在某些國家,變性者沒什么稀奇

    不管是過去還是現在,很多國家對變性人的態度與大眾截然不同。傳統的夏威夷文化中承認第三種性別--mahu的存在,這種人既有男性特征也有女性特征。mahu并沒有被歧視,反而獨具優勢,特別是從事教育工作的mahu,既可以傳遞女性相關的知識,也可以傳遞男性相關的知識。在當代社會,mahu自稱為Hina,并教給變性者學校的學生各種知識

    2014年,印度政府承認了變性者的合法地位。2015年,法國也承認了變性者的存在。變性者有其存在的歷史根源,這也使得他們能夠自然地過渡到現代大眾的生活中。

    3.性別模糊,變來變去的genderqueer

    90年代,人們創造genderqueer,來稱呼那些不以生物性別來區別自己性別的人。這一詞語的用法表明,在人類性學上,性別并不止有兩種,性別認同和性取向是可變的。Genderqueer的個人經歷和思維方式各不相同,因此他們很難被分類

    比如說genderqueer可能在一段時間內,自我認知的性別會發生改變,即有些時候比較男性化,另一些時候則比較女性化,可能會持續一天、一周、一個月、一年。這些變化取決于心理和情感狀態。

    LGBT、雙性戀、泛性戀、無性戀、變性者、Genderqueer旗幟顏色

    4.同性戀沒有你想象的那么多

    2013年,美國民意調查機構Gallup隨機抽查的1000名成年人,這些被抽查者預估LGBT團體的比例為23%!然而,Gallup統計的美國各州的LGBT分布顯示,除了兩個例外的地區是高于5%,其他地區均低于5%,遠遠低于民眾的預估,大部分美國人過于高估了同性戀占總人口的比例。

    Gallup統計美國各州的LGBT分布

    5.同性戀教育程度高,賺的比異性戀多

    一個坐落在洛杉磯加利福尼亞州的LGBT機構--威廉機構統計:46%的同性戀者有著大學文憑,相比之下,異性戀者接受過大學教育的比例僅僅為30%。這還不是最讓人感到詫異的,同性戀者的收入比異性戀者的收入要高,而男同性戀收入要低于女同性戀,這要歸功于同性戀女性的女強人氣勢。Financial Juggernaut Prudential調查了 1000 個同性戀,發現他們收入高,負債低,這應該與他們沒有足夠的社會保障有關聯,只能靠節儉來保障未來的生活。

    6.同性戀曾被視為一種精神病

    大部分人覺得LGBT的維權活動是近期才開始的,其實不是。在同性戀聚集被視為違法的時代,就有一個組織成立了。當時,美國精神病醫學會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把同性戀視為一種精神病

    1950年,一位名叫Harry Hay的 48歲已婚父親和另外7個男人建立了Mattachine Foundation,目的只是讓同性戀男女有一個可以毫無顧忌地吐露自己的心聲和經歷的地方,也就是在這期間,萌發了一個新概念:同性戀男女也值得有平等的權益,同性戀不是一種病。他們覺得這種概念值得被公開說明。Harry于2002年逝世,享年90歲。

    1950年成立的Mattachine Foundation

    7.如果雙方性別相同,你就不能根據性別來分攤任務了

    2008和2014年的兩次研究表明,同性家庭從家務分工、財產管理到育兒比異性家庭更加平等。而有趣的是,異性的戀愛關系中,工作時間短、收入相對較低的一方通常在家務和育兒方面的負擔更重。

    已經研究LGBT關系幾十年的研究員Robert-Jay Green的一次研究表明,在一段戀愛關系中,平等很重要。如果雙方性別相同,你就不能根據性別來分攤任務了,因為兩人是完全平等的。不過也不是讓人們都發展成同性關系。

    8.LGBT家庭的孩子通常茁壯成長

    在所有反對同性婚姻的聲音中,LGBT夫婦的感知能力是他們成為父母最致命的障礙。質疑聲表示,在這種“不道德”的家庭氛圍中,孩子的性別意識會很模糊。但研究表明,生活在同性戀家庭中的孩子反而比正常家庭的孩子性別意識更清晰。波士頓大學醫學院的兒科教授Benjamin Siegel 在2015年發表了一篇報告,數據表明同性家庭中的孩子在幸福感、學習成績和個人成就和其他方面和正常家庭的孩子并沒有什么區別。

    9.同性之間很少離婚

    2001年,荷蘭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承認同性婚姻的國家。自2001年后,這一改變對婚姻制度的影響令人驚嘆不已。荷蘭的離婚率從2.3%下降到2.1%。在同一時間段內,歐盟其他國家的整體離婚率從1.8%上升到2.0%。雖然可能有各種因素影響離婚率,但似乎我們可以推斷,荷蘭對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做法,并未褻瀆婚姻制度的神圣。

    離婚率下降的直接原因是同性之間很少離婚。 威廉姆斯研究所2014年的研究數據表明,同性婚姻離婚率為1.1%,異性婚姻離婚率則為2%。同性之間的婚姻還是比較忠誠的。

    10.道路依舊漫長

    20世紀70年代中期,大約有45%的美國人認為同性戀的關系(不包括婚姻)是違法的,也有大約相同比例的人則持相反態度。現在,前后者的比例是28%:68%。自從1980年,美國的政黨簽署了同性戀權利協議,同性戀群體的每一次勝利都面臨更大的挑戰。

    從里根政府對盛行艾滋病的漠視,軍隊中同性戀的敏感話題的“不許問,不許說”,90年代《捍衛婚姻法案》,到現如今漏洞百出的《宗教自由法案》,可見同性戀爭取平等的道路將依舊曲折和漫長。在傳統性別角色根深蒂固的社會中,想要爭取平等也會更加困難。


    文章來源:留學咖啡館,關注我們可以搜索微信公眾號“留學咖啡館”(ID:liuxue_edufair),了解更多留學日志,更多國內外熱點資訊。

    關注微信“不言理想國”(ID:yousayutopia),了解更多各國留學生真實的留學生活。

    • 發表于 2016-07-08 00:00
    • 閱讀 ( 862 )
    • 分類:其他類型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相關問題

    0 條評論

    請先 登錄 后評論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湯依妹兒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華志健 23 文章

    聯系我們:uytrv@hotmail.com 問答工具
  •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