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夏蟲防身絕招面面觀,這蟲子也太聰明了!

    夏季是一年里草木長勢最旺盛的季節,在這樣一個昆蟲的種類和數量都達到巔峰的季節。無論是在城市還是郊野,大自然中每天都上演的劇目中,少不了弱肉強食的競爭和廝殺……為了躲避天敵攻擊,為了得到可口的食物,除了硬碰硬的較量,昆蟲的擬態行為也就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應運而生!

    ▲枯葉螳螂

    它們通常一動不動,看起來和枯葉沒啥區別,但倘若有獵物經過,它們就會以帶著刺的捕捉足迅速出擊牢牢抓住它,隨后從頭部開始大快朵頤。

    ▲瘤葉甲

    瘤葉甲看起來就像一團黑色的蟲便便落在葉子上,讓天敵毫無食欲。

    貝氏擬態:傻傻分不清楚

    有些 “很好吃” 或 “很容易吃到” 的擬態者, 會通過模仿一些 “有毒”、“不好吃”、“不好惹” 的模仿對象來躲避天敵的取食, 這種形態叫貝氏擬態。

    (透翅蛾模擬胡蜂)

    由于胡蜂的殺傷力大、行動迅速,它便成為透翅蛾等昆蟲競相模仿的對象。

    (食蚜蠅模擬蜜蜂)

    食蚜蠅不但長得像蜜蜂,身體黃黑相間,連翅膀振動的頻率都和蜜蜂近似,無怪乎天敵和人類都常常把食蚜蠅當成了蜜蜂。


    (大齒螳的若蟲模擬螞蟻的形態)

    由于螞蟻具有體小靈活、組織嚴密、攻擊力強、口味不佳這諸多優勢, 想模仿螞蟻的昆蟲可以排個長隊。為此,還產生了一個專有名詞 —— 擬蟻現象。大齒螳剛孵化的若蟲、蟻舟蛾的幼蟲、某些蝽類, 乍一看都和螞蟻長得一樣。


    (淺翅鳳蛾模擬麝鳳蝶)

    麝鳳蝶是蝶類中兩大毒門之一,其幼蟲偏愛有毒的馬兜鈴科植物,積累毒素直到成體。帶毒的屬性讓天敵放棄,也讓擬態者有了可乘之機。

    女士優先

    昆蟲世界的女士優先:雌蟲擬態, 雄蟲讓渡

    有趣的是,貝氏擬態案例中,多是雌蝶模擬有毒的其他蝶類,而雄蝶卻保留與雌蝶有較大差異的形態。對于昆蟲來說,一生最首要的任務就是繁殖后代。因此,雌蝶擬態毒蝶,雄蝶不擬態,犧牲自己,可以大大增加雌蝶的生存概率,成功地繁殖更多的后代。昆蟲世界真是女士優先,為了家族繁衍,雄性讓渡了更多福利給能繁殖的雌性。

    繆氏擬態:“不好惹聯盟”

    有些昆蟲彼此長得很像,而且都是捕食者覺得不好吃的,那它們之間就構成了繆氏擬態。這種擬態的好處是,天敵只要誤食其中一種發現不能吃或不好吃后,以后類似的都不會吃了。

    選擇繆氏擬態的都是狠角色。蝶類中兩大毒門之一班蝶,它們之間往往就以繆氏擬態互相模仿,譬如青斑蝶屬、紫斑蝶屬的蝴蝶長得都很相似。



    (長相接近的紫斑蝶)

    擬態:不止是外表

    前文擬態類型都是以發現者姓氏命名的,并不是很容易記憶。 而擬態, 也并不是只是看長相的, 還有各種更為具體和明晰的擬態形式。

    顏色擬態

    這種擬態最好理解,很多昆蟲會選擇與環境相近的顏色。 比如說有在綠草上的綠色螽斯,也有在枯木上的黑褐色螽斯, 還有一些昆蟲會隨著環境的變化改變體色,以適應環境。這些擬態者的顏色有一個專有的名詞 — 保護色。

    (綠葉上的綠色螽斯若蟲)

    形狀擬態

    詮釋此種擬態的絕佳昆蟲種類是竹節蟲和葉?:它們一個像樹枝,一個像樹葉,連樹枝的粗糙感和樹葉的斑駁感都能模仿得惟妙惟肖。而且這倆都是慢性子, 喜歡趴著不動,不仔細盯著看,連聰明的人類都很難發現它們的存在。



    (竹節蟲)

    光學擬態

    這種擬態最為人熟知的案例就是螢火蟲了 (同種螢火蟲的雌雄螢之間靠光學信號識別對方來進行約會和繁殖)。

    有一種 Photuris (美國東部螢科的一個屬, 該屬在美國共發現至少19種)屬的雌性螢火蟲被稱為 “女巫螢”“女害人精”,它能自如地切換發光模式。 除了吸引同類雄性前來交配,還會模擬外形很相似的Photinus 屬的雌性螢火蟲發光,吸引 Photinus 屬的雄性螢火蟲前來交配, 被色誘的雄蟲則迅速成為 “女巫螢”的口中餐, 這是光學擬態的勝利。

    多重擬態

    這種擬態的代表是嘎霾灰蝶,它的一生更是曲折離奇。雌蝶產卵在百里香的花苞里, 幼蟲孵化后以花為食。蛻了三次皮之后, 幼蟲落到地上開始新生活, 等待紅蟻把它帶回家。紅蟻來了,輕拍它的身體,它分泌出蜜汁,讓紅蟻食用。 糖衣炮彈的攻擊讓紅蟻把它帶回了地下巢穴,讓其他的蟻也來分享蜜汁。

    身為一個柔弱的蠕蟲, 面對眾多掠食者螞蟻,要能生存下來可真不容易! 這個超級臥底除了與紅蟻幼蟲具有相似的體色,還會模擬它們蠕動的樣子,發出相似的聲音和氣味,讓其他蟻對其戒除疑心。這種行為、聲音、形態的多重擬態, 讓它在蟻巢里越過寒冷的冬天,以紅蟻卵和幼蟲為食,又獲得了足夠的營養。在蟻巢里經過秋冬春三季,這個擬態者終于要化蛹了,羽化后從蟻巢中飛出,重新看到地面上的一切,飛舞交配和產卵,代復一代。

    昆蟲這些獨特的擬態, 不禁令人感嘆造物的神奇——這些微小的昆蟲為了生存,也擁有如此機智的一面! 除了行為學的觀察,日益進步的分子生物學手段將會成為新的研究方向,將揭示擬態現象背后的基因密碼。


    (作者:《知識就是力量》雜志2016年7月刊《夏蟲的模仿秀》一文作者,嚴瑩)

    原創作品,轉載請注明出自知識就是力量微信公眾號“知識就是力量”(ID:knowledge-power)

    • 發表于 2016-07-18 00:00
    • 閱讀 ( 765 )
    • 分類:其他類型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相關問題

    0 條評論

    請先 登錄 后評論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湯依妹兒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華志健 23 文章

    聯系我們:uytrv@hotmail.com 問答工具
  •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