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室的技術人員正在擺放裝有成年蚊子的容器,這些蚊子很快會被放到沙仔島。
在廣州的熱帶蟲媒控制聯合研究中心,科學家為對抗寨卡病毒在蚊子的卵中注射了沃巴赫菌。之后,他們把感染該細菌的雄性蚊子釋放到野外,這樣在他們和雌性交配產生蚊子卵時,蟲卵就不會孵化。該實驗室每周投放約兩百萬只蚊子。

博士生張東靖在用手電筒檢查盛有蚊子幼蟲的托盤。

一位工作人員在把蚊子蛹放到籠子里以供研究。
加拿大攝影師Kevin Frayer聽說此事后,立馬訂了機票飛到廣州。他表示,中國有很多世界之最,但是他頭一次聽說中國有最大的蚊子工廠。

一位實驗室工作人員正把大量的蛹轉移到更大的容器中。
白紋伊蚊是世界上最具危害的蚊子。中國大量蚊傳播疾病就是由它們導致,它們還會傳播寨卡病毒,登革熱和黃熱病。在過去四年,該研究中心的科學家在附近的島上放出了成百上千萬只感染了沃巴赫菌的蚊子。實驗室主任希志勇最近調查了實驗地區的蚊子數量,調查發現此舉對蚊子的抑制率高達99%。

一位研究者正在用滴管把蚊子幼蟲放到顯微鏡下觀察。
那時是6月,Frayer在實驗室待了4天。在實驗室里到處都是蚊子,托盤里有幼蟲在游動,蟲蛹在籠子里蠕動,還有嗡嗡作響的成年蚊子。看到那么多蚊子有些人可能會被嚇到,但是Frayer不會,他來自于溫博尼湖,在他生長的地方蚊子多如牛毛。

項目開始于2012年,科學家將沃巴赫菌注入白紋伊蚊的卵內。沃巴赫菌能引起一些蟲子的生殖問題。他們篩選了活下來的蚊子想要從中找到能把這種生殖問題遺傳給后代的母蚊子,它的后代就可以用來減少蚊子的數量。主任希志勇表示,他們放出來的蚊子都是那個蚊子的后代。
一旦感染了細菌的蟲卵孵化,實驗室工作人員就會分開雌雄蚊子,雌性會被銷毀殺滅。在兩周后,他們把雄性蚊子的蟲蛹放到籠子里,它們吃著動物的血逐漸長大。一旦成熟,他們就會被投放到沙仔島上。

希志勇教授負責中山大學-密歇根大學熱帶蟲媒控制聯合研究中心的工作。圖中他正站在量產蚊子的設備中。
Frayer所拍攝的照片非常注重細節,從照片中我們能感受到這些研究人員的奉獻精神。他表示,這里的氛圍很好,人們都覺著自己在做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他們非常相信自己的研究。

一位實驗室工作人員正用勺子把蚊子蛹舀到更大的容器中。蚊子會在這里長大成熟。
肯塔基和澳大利亞的研究者正在做類似的工作,WilliamSchaffner是一位醫生也是預防醫學的專家,他工作于范德比爾特大學。他表示這種方法是一種環境友好的方法,它不像改造蚊子基因那樣充滿爭議。如果此法有效,那么它將大大造福于人類。

一位實驗室工作人員在用手電照射盛有蚊子幼蟲的托盤。

一位技術人員把血溫熱然后拿它喂蚊子。

實驗室技術人員用水來分開量產設備中的雄性和雌性蚊子幼蟲。雌性蚊子幼蟲很容易辨別,因為它們很大,這些雌性蚊子會被丟棄,而雄性蚊子幼蟲將被養至成熟。

蚊子有時會跑到外面,所以工作人員在實驗室安裝了滅蚊燈。

一位工作人員正把蚊子放到籠子里以便研究。

甘任賢在沙仔島上放雄性蚊子,在這座相對獨立的島上,雄蚊子將會與雌性蚊子交配并使其感染。

沙仔島上回家的一名村民,熱帶蟲媒控制聯合研究中心將會在此進行田間試驗。
文:Lee/煎蛋網
關于煎蛋:資深新鮮事推送雞。網站 Jandan.net,公眾號:煎蛋(公眾號ID:jandancom,并沒有i)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