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如何辨識你是否被人洗腦?

    (01)

    咱們的網絡是個大熔爐,每天就是個吵呀吵。

    再小的事兒,也會有無數人從四面八方趕來,熱情揚溢的相互對罵。喝個豆漿,能分出甜黨和咸黨,吃個餃子,就會有更多的派系陣營。如果是涉及到更大的事件,參加論戰的人就會更多,觀點更趨激烈。

    我們的爭吵,有個鮮明的特點——幾乎所有的爭吵方,都認為自己是絕對正確的,幾乎每個人,都在痛心疾首的怒罵對方不會獨立思考,責怨對方被人洗腦。

    當雙方都在指責對方被洗腦,事情就變得好玩了。

    這時候我們就需要掌握一種能力——如何辨識一種觀點的正確性。

    簡單說,我們如何才能知道哪一方是對的?又有何標準,可以論證哪一方的觀點還不夠完善?

    這個題目很好玩,那就讓我們,先玩個開心游戲。

    (02)

    先說個最近網上很轟動的事兒——

    說,有位朋友,人老實忠厚,日子過得一般般,最近一段時間參加同學聚會,驚發現當年那些爛人,全都發了,許多同學都成了土豪。

    土豪就土豪吧,這位老實的朋友,可能是心情有點失落,聚會上酒喝高了,喝到了人事不省。

    醒來,他驚恐的發現,自己赤身裸體,睡在一間華麗麗的酒店房間,一位大媽正俯身望下來,面帶詭異的笑容,溫柔的對他說:你醒了?床頭有1000塊錢,是留給你的。我還有事兒,先走了……

    別,你誰呀……不待這位滿頭霧水的朋友發問,溫柔大媽已經揚長而去。

    他當時驚恐的穿好衣服,逃出酒店,回家后發微信質問那幾個土豪朋友:你們對我干了什么?為什么我會在那家神秘的酒店里?那個大媽又是誰?她怎么會在我的房間……她對我干了神馬?

    ——現在,請你來評價一下這件事。

    (03)

    再來一道題。

    說,有位大嬸,夜晚睡覺時,聽到樓道里傳來啪啪啪的響亮走路聲,這聲音持續了一個晚上,分明是有人在樓道里,不停的走來走去。可是當大媽把眼睛湊近門上的貓眼時,看到外邊一片通明,走廊里空蕩蕩的,根本不見人影。

    看不到人。

    但腳步聲仍然持續。

    啪,啪啪,啪啪啪……

    看不到的夜行人,只有清晰的腳步聲。

    這怪事,駭得大嬸一夜不敢安睡。

    臨到天亮,大嬸才敢推門出來,恰見隔壁的小伙子從外邊回來,大嬸急忙問他:小伙子,你昨夜有聽到沒有?走廊里一夜都啪啪啪的有人走路,可就是看不到人,你聽到那恐怖的腳步聲了嗎?

    恐怖腳步聲……隔壁小伙子,神色分明有幾分詭異,卻慢慢搖頭:沒有,沒有聽到腳步聲。

    那,這到底是怎么回事?

    ——現在,請你也來評價一下這件事。

    (04)

    不知道你是如何評價的上述兩起事件。

    現在,我們補充一下細節資料,再來重新評價一呵:

    第一樁事,那位老實朋友喝醉之后,土豪同學送他回去,但不知他的家在哪里,就在高檔酒店,替他開了房間,擔心他有什么狀況,有位土豪同學,把自家的保姆阿姨,叫過來照顧他。另外擔心他醒后可能會用錢,就在他枕頭邊上放了1000塊。

    所以,當他酒醒后,驚恐的看到自己睡在酒店,房間里有位50多歲的大媽,以及1000元錢……

    第二樁事,隔壁小伙,雖然是個牛高馬大的漢子,可就是膽小怕黑。昨天夜里,小伙從外邊回來,發現自己沒有帶家門鑰匙,趕巧老婆也回娘家了。于是小伙決定省點錢,就在門外的走廊里,睡上一夜。但走廊里的燈,是聲控的,亮一會兒就滅,燈一滅,小伙就害怕,就拿鞋底拍一下地面。

    于是,隔壁大嬸,就在夜晚聽到了外邊走廊的腳步聲:啪,啪,啪啪……可湊近門上的貓眼,卻看不到人影……

    那么,天亮后,大嬸把這事告訴門外小伙,小伙為什么不說清楚呢?

    因為,小伙害怕說出來,大嬸一怒之下,向物業什么的投訴,反倒麻煩。所以,為了圖個省心,他裝出純潔無辜的模樣,不停搖頭:恐怖的腳步聲?不知道,木有聽到……

    ——當這些細節補充完備之后,我們又有什么結論呢?

    結論是:當我們了解的事實程度不足,是無法評述的。

    但當我們不了解事情經過,卻自以為了解,這時候爭論就爆發了。

    (05)

    近乎所有的觀點,都是在對事實的基礎之上,引發的評判。

    當事實不夠充足,就無從評判,或是評判片面。

    我們不是上帝,不是高居云端俯瞰蒼生——縱然是,我們也未必有興趣,弄清楚每個人心里都在想些什么。

    世界不是一臺平面電視機,所關注的事情,不是呈直線式擺在我們面前的。我們所討論的社會問題,事實往往并不全面,充滿了黑箱。

    簡單說,任何一起事件,往往由以下四個部件構成:

    第一個,你不了解的事情。

    第二個,當事人敘述、但沒有旁證的事情。

    第三個,當事人敘述,有旁證的部分。

    第四個,敘述者的觀點。

    讓我們舉個栗子……就舉最近的……人大校友事件吧。

    (06)

    人大校友事件,最初的爆料,文字羅列極多,觀點指向也極為鮮明。但按我們這個標準來看,整體事件就是個大黑箱。黑箱兩頭是我們所知道的,他出門時是鮮活的生命,幾個小時后家人接派出所電話,趕往醫院,人已經死了。


    接下來是警方陳述,指死者嫖娼。這樣事情就演變成了三個環節。


    再接下來,有旁證者證明,死者生前,曾在一個小區狂奔呼救,被數名便裝男子追趕并撲倒,最后帶上了輛小轎車。

    這時候整體過程就湊足了四個環節。


    此時,事件仍然無法評價,因為最重要的黑箱沒有打開。

    公眾等待打開黑箱。但警方先聲稱執法記錄儀被死者打壞,續而改口沒有帶執法記錄儀,是用手機記錄,而手機被死者打壞……也就是說,事件的黑箱無法打開。

    此后的網絡激論,就是圍繞著這只打不開的黑箱。

    黑箱打不開,你還爭議個什么?

    研究各方觀點,就會發現——相互爭議的,根本不是事件。

    而是想象!

    (07)

    回到我們最初舉的兩個例子上去,在黑箱沒有打開時,我們的觀點,不過是想象。

    ——當一位老實兄弟,醉爛如泥后醒來,發現自己在酒店房間,旁邊一位溫柔的大媽,枕邊一疊人民幣。此時他的感覺或評價,都是想象。

    ——隔壁房間的大嬸,整整一夜被門外走廊的腳步聲驚擾,扒貓眼上卻看不到人,這一夜大嬸的內心,幾乎是崩潰的。大嬸所想到的種種可能,全都是想象。

    人大校友死記事件,也是如此。

    人類社會的幾乎所有事件,也是如此。

    只有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才具備了研判一種觀點,正確與否的能力。

    (08)

    當我們說正確時,說的不是觀點。

    而是一種認真負責的態度。

    這種態度,第一承認有自己不了解的事兒,承認事件黑箱的存在,對黑箱只有等待,只有質疑,而無評價能力。

    這種表述方式,是最為客觀的。

    但也是聲音最微弱的,因為它太冷靜,木有激情。

    充滿了激情的,永遠是用充沛的想象力,替換黑箱之后的觀點闡述。

    (09)

    這時候,我們就很容易對各方評判者,進行評價。

    也就很容易,知道爭執的各方,到底哪一方被洗了腦。

    當一個人,慷慨激昂發表評述時,他的語言體系,一定是由三部分構成:

    第一部分:事實。

    第二部分:對未確定事情的想象。

    第三部分:觀點。


    事實是有旁證的,特點是細節翔實,但就是衍生不出任何觀點。

    但想象就不同了。

    想象是主觀的,是情緒性的,能夠衍生出無數種觀點。

    ——之所以會引爆網絡爭議,所爭議的從來不是事實,而是各方對彼方想象的不認可。

    而各方的想象,不過是彼此對這個世界的,主觀認知。

    (10)

    現在,我們就掌握了一種能力,能夠較為精準的研判爭執各方,分出高下,決出雌雄,判斷勝負,并以此讓自己的思維,向最高價值方面靠攏。

    ——在評述中,只對有旁證的事實發言,不對未打開的黑箱進行想象,這種觀點價值最高,智力含量也最高。

    ——針對事實,也對未打開的黑箱進行想象,這是生活常態,如果想象部分點到為止,甚至也可以稱為理性。

    ——事實含量不足,想象成份居多,這類觀點質量最不可靠,但卻是最吸引人眼球的。這個地帶最熱鬧,但價值最低。網絡時代,這個地帶甚至成了許多朋友成名的手段,想紅,就來篇完全構筑于想象之上的胡說八道,這時候人民群眾就忍不住沖上來削你,你就火了。

    無論是人大校友死亡事件,還是此前或此后的任何事件,所謂的激烈爭論,始終在第三個范疇。喜歡熱鬧的人天天泡在這里,舒服倒是舒服,但必然的總是陷入困惑之中——你在各色人等的想象世界之中,怎么可能不困惑?

    走出他人的想象世界,你就清醒了。

    (11)

    這個世界上,如果說有博弈、有競爭的話。那么,所博所爭,不過是對自我想象的認知。

    有智慧的人,能夠認知自我的想象,也能夠知道別人的想象。所以遇事時喜歡東拉西扯——不是他喜歡胡扯,而是如果告訴你,你說的許多話,充滿了大量的想象,你是不會答應的,所以智者為避免激怒你,惹火你,被你一巴掌象拍蚊子一樣把他拍死,大多時候都笑咪咪的看著你,以一種慈悲之心,給你一個遙遠的擴張性目標,希望你以實踐性的人生,自我化解這些問題。

    成熟的人,無力擺脫自我想象,但具備了居高臨下的視角,一眼看穿別人的想象。所以這類人往往非常的淡定,不喜歡多說——說多了,你不喜歡聽,又何必呢。成熟的人是灰常資滑的,別人的不成熟,永遠是他的機會。這對不成熟的人來說,實在是有點委屈了。

    但委屈也沒辦法。不成熟的人,往往會因為自我的想象,與他人的想象不合拍不一致,而激動得快要昏過去。不成熟的人,大多是做事少而抱怨多,除非他給自己個人生目標,給自己個人生事業,然后努力去做,這時候才會發現:我擦,原來事情是醬紫滴……這時候,他們就不再喜歡多言,從此開始了等待。

    名著小說《基度山伯爵》,最后一句話說:人類的一切智慧,包含在四個字里:等待,與希望。

    等待什么?

    等待我們更多的人,意識到想象與事實是有區別的,有條件接受事實與觀點異同的思維訓練,那時候,希望才會成為現實。

    讓我們于沉靜之中,悄然的等待。等待自我智慧的豐盈與成熟,等待我們的社會,慢慢的變得正常起來。

    這一切并不遙遠,畢竟我們已經開始。


    文:授權轉載自公眾號霧滿攔江

    • 發表于 2016-07-31 00:00
    • 閱讀 ( 817 )
    • 分類:其他類型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相關問題

    0 條評論

    請先 登錄 后評論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湯依妹兒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華志健 23 文章

    聯系我們:uytrv@hotmail.com 問答工具
  •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