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中國老人為什么一定要把孩子喂胖?

    文:武志紅 

    網上有一個關于寵物貓的笑話:

    出差三月,讓奶奶幫忙照顧貓

    結果回來一看...

    “這...這是誰家的豬?”

    看完,笑歸笑,卻也反映了一個時下中國的大現象:

    讓老人帶孩子,他們總想往孩子嘴里塞東西。

    看著孩子傻傻地吃東西,就很開心。

    中國老人的這種行為,既可能因他們童年時太饑餓,所以心里住著一個口欲嚴重沒得到滿足的內在小孩。逼孩子吃東西,只是這個內在小孩的投射,即:他的內在小孩很渴望吃太多。但這不是外在的真實孩子的需求。

    也可能是:他們想愛孩子,但其他方面,不知道怎么做,而覺得自己唯一能拿得出手的,就是喂孩子吃。

    并且,我給你吃的,你要歡快地接受,還要在身體上展現出來 —— 變胖。這樣我才覺得,我愛的意志,通過你的吃相和胖,傳遞了過去,被你接受,并得以證明。

    于是,我不僅感覺到愛傳出去了,還感覺自己的意志在你身上得以展現 —— 這即權力感。

    其實我可能也有類似心理。

    譬如看到我家加菲貓大眼(現在別名叫胖兒),就有一種難言的滿足感,撫摸它、擁抱它、揉捏它、小小地虐待它時,特有感覺,因此有點理解了為啥大胖小子那么受歡迎。

    喂養中,如果老人或父母太有權力欲,那么孩子拒絕起來相當不易。

    或許來源是,這種喂養中本身藏著的一種邏輯 ——我喂你,你要心甘情愿接受,否則就不是好孩子,而我會很憤怒。

    而進一步的信息則是 ——我喂你的是好東西,你怎么可以拒絕?!

    這種“你必須接受我喂的東西”的威脅味兒,剝奪了孩子的自由選擇空間。

    我喂你,你必須接受。這種威脅,是類似喂養中的關鍵問題。

    目前為止,這方面最夸張的故事是從保姆那聽來的。

    說是我們小區一家,媽媽和姥姥都很能控制,飯桌上,她們盯著孩子,孩子必須得把飯吃進去,哪怕再吐出來,結果孩子吃一口吐一口,都吐桌子上。

    很恐怖的畫面!

    輕一點的故事如,一位媽媽,有一個很乖的女兒。女兒有時吐奶,而媽媽這時會暴怒,并控制不住地打女兒,她覺得自己被攻擊了,寶貴的奶水,作為她自身的一部分,簡直是最好的東西,但就這樣被女兒糟蹋了!

    女兒主動吐奶,有攻擊媽媽之意。

    客體關系心理學說,媽媽的乳房是嬰兒的第一個重要客體,嬰兒的愛與恨等心理都會展現在他和媽媽的乳房之間,所以攻擊媽媽的乳房,并不罕見。但媽媽需要的,是抱持嬰兒的這份憤怒,而不是報復。

    精神分析學派認為,攻擊性是人類的一大動力。

    在我看來,這可以說是嬰兒最天然的生命力,也是最原始的。如果媽媽在孩子生命最初就報復孩子的攻擊行為,那會導致孩子在嬰兒時就學習壓抑自己的生命活力。

    很多網友抨擊了我這個說法,或許他們認為,嬰兒像是天使一般純潔,根本不知什么是攻擊,所以這是誤解了嬰兒。并說,嬰兒吐奶很常見。

    準確說,是嬰兒泛奶汁很常見,但孩子有點使勁地主動吐奶,這的確是在展現攻擊性。

    吃奶,對嬰兒來講是頭等大事,他們會通過吃與吐、吮吸與咬乳頭等行為,表達對乳房乳汁的復雜態度,一如我們成年人在愛情中對最在乎的人的種種復雜態度。

    嬰兒不是沒有恨意的純潔天使。

    對嬰兒與乳房關系進行觀察研究,是客體關系心理學家們的一個重要工作,他們并非憑空創造理論。這些說法更非我原創,我要這么有觀察力和創造力,那就太好了。

    圍繞著喂養孩子這個話題,剛才我談了兩個故事,而網友們則分享了更多故事,可以聞見其中的權力味。

    1

    有一位親屬,小時候每逢吃飯,他外婆就拿一把菜刀一條扁擔放桌子邊,然后他就大哭,最后發展到厭食,一到飯點就哭,一口飯能吃半天。

    就是這位外婆,拆散了女兒的幾段緣分,找了個她看得上的讓女兒嫁了。

    數年后,那個老太太看上的女婿出軌加家暴,女兒受不了離婚了。

    2

    一位幼兒教師告訴我,她園里也有兩歲多的孩子,家里老人家堅持讓喂糊糊。

    后來帶到醫院檢查,被診斷吞咽能力只相當于九個月的嬰兒。一位兒科護士長告訴我,這是肌肉廢用性萎縮。

    3

    鄰居一歲半的男孩,會自己吃飯且喜歡自己吃。

    家人認為他吃得慢吃得少,把飯菜全部攪成糊糊,用奶瓶喂給孩子吃,孩子往往吃著吃著就睡著了。旁人力勸無效。

    聽到這個,心生恐懼:對孩子以愛為名施加控制的家長,是不惜逼孩子退行的,難道在他們的世界里,聽話比長大更重要嗎?

    4

    媽媽經常說,在哺乳期時,有一次我咬了她一口,她疼得打了我一掌,然后我就斷了母乳,再怎么喂也不喝了。

    從小和媽媽的關系就很疏離,不知道有沒有這個原因在。

    更讓人不解的是,她還引以為豪到處說,這是什么心態,真讓人惡心。并不是每個人都有資格當母親吧。

    5

    我家隔壁奶奶是這樣喂她孫子吃糊糊的:

    她坐著并夾住孫子的腿,左手托著頭順帶抓穩手臂,然后打他一巴掌,他一哭就喂一勺,咕嚕咽入了,剛張嘴要哭,又一勺進入了……吃得滿頭大汗還常噎到,老人家很雷厲風行,說是沒空跟著他一口口喂。她孫子現在六年級。

    最后這個喂糊糊的故事,其恐怖程度超出了我聽過的那個變態故事。

    為什么老人非要喂孩子糊糊?

    糊糊,是奶水的替代品。老人堅持拿奶瓶喂糊糊給孩子,或有這種含義 ——我也可以給孩子喂奶,雖然我的乳房沒有奶。

    所以,與非要喂糊糊相對應的是,這樣的老人很容易反對媽媽堅持母乳,對此有各種焦慮。

    這是權力之爭,反對母乳喂養,是在剝奪媽媽的哺乳權,而用糊糊喂孩子,則弄得自己像能喂奶似的。

    中國一代代地玩隔代撫養,真是有很深的含義。

    突然有了一句感慨:人類最重要的事情上,都可能會發生權力之爭。所以自由民主極為重要,其核心價值就是,在自己的事上,自己說了算,而共同的事情上,則都要有博弈資格。

    不管你是什么人,有什么能力,都須學習尊重對方的自由意志。

    孩子,特別是嬰兒,他們不能強有力地表達自己的自由意志,這就需要我們去敏感捕捉,并尊重他們。越能看到他們自己的意志,我們自己的權力欲,就會越少。


    文:武志紅 | 授權轉載自微信公眾號

    • 發表于 2017-02-05 00:00
    • 閱讀 ( 982 )
    • 分類:其他類型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相關問題

    0 條評論

    請先 登錄 后評論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湯依妹兒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華志健 23 文章

    推薦文章

    聯系我們:uytrv@hotmail.com 問答工具
  •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