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的古人類學家Ian Tattersall表示,答案與人類在子宮內的發育有關。
Tattersall說道:“從根本上來說,男性和女性都是基于同一個基因藍圖構建的,他們在子宮里的時候開始展現發育方向的不同,特別是進入青春期之后,形成了不同的生理特征。”
在胚胎發育最開始的幾個星期內,男性和女性的乳頭發育遵循的藍圖還是一樣的。《性別重要嗎?》一書中介紹道,在胚胎發育的前六周,胚胎一直處于雌性模式,直到第六、七周的妊娠期期間,雄性胚胎中的性染色體Y才開始起作用,男性胚胎的雌性特征停止發育,轉朝雄性方向分化。這時他們的睪丸開始發育,而該器官負責制造和儲存精子并產生睪酮。
、圖片來源:Public domain image
睪丸形成后,男性胎兒在妊娠9周左右開始分泌睪酮,生殖器官和大腦細胞的遺傳活動發生改變。但到那時,這些乳頭就再不會消失了。
人類的發展解釋了男性為什么會有乳頭。但是為什么人類會留有這種退化的結構呢?(殘留的身體部位不符合進化的目的。)
首先,乳頭對男性沒有害處。Tattersall表示:“男性身體有乳頭實際上并不會花費代謝層面上的成本。”
“事實上,我們隨身攜帶了大量的進化包袱,”Tattersall說,“自然選擇并不會就為了把我們完全不需要的東西扔掉而一直徘徊。”
蝌蚪五線譜編譯自livescience,譯者 狗格格,轉載須授權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