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未來的香港將是一座“智慧型城市”!

    (圖片來自網絡)

    紫荊花開,轉眼間便迎來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20周年。156年前,英國通過《南京條約》逼迫清政府割讓香港島。

    20年前,五星紅旗與紫金花紅旗在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徐徐升起和米字旗永遠的降落,標志著被英人統治了近156年的香港回歸到了祖國懷抱;20年來,香港蓬勃發展,在經濟和科技方面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

    六十年代的香港印象

    (圖片來自新華社)

    六十年代到回歸前的香港,產業結構以出口導向型為主,大力發展勞動力密集型產業,經濟騰飛成為“亞洲四小龍”之一。但是制造業的發展離不開土地的供應,香港土地有限,工業用地的上限制約著香港經濟的發展。

    1997年,回歸后的香港與大陸連成一片,經濟往來更加緊密。越來越多的港企選擇在大陸辦廠,將產品銷售環節保留在香港,而產品制造環節轉移到深圳、珠海、汕頭等地,形成“前店后廠”的模式。

    這一模式非常適合土地稀缺但交通便利的香港,保證了香港的經濟在“亞洲四小龍時代”逐漸結束后仍舊保持活力。

    經濟離不開服務產業

    (圖片來自新華社)

    說起香港的經濟肯定離不開香港優勢的服務產業。二十年來,香港的服務業高速發展,金融、地產、貿易、旅游、物流等服務性產業占據了全港經濟的總產出的66.5%以上。

    香港的金融業高度發達離不開大陸的支持:香港回歸的20年來,大陸經濟高速發展,投資機會越來越多,越來越多的外國企業看中中國市場的投資機會。

    而國際資本要想進入中國市場必須通過香港,香港的金融業便受益于此成為支柱產業。

    未來的香港——智慧型城市

    (圖片來自網絡)

    單純的服務業發達并不能有效地增加香港的競爭力,香港特區政府未來的目標是把香港打造成一座智慧城市。

    近些年特區政府確立將機器人技術、智慧城市、生物醫藥和金融科技作為未來發展的四大領域,為支持相關產業發展,特區政府在香港回歸后的第三年便設立了創新及科技基金,成立香港科技園,鼓勵和協助香港企業提升科技水平。

    目前香港科技園入駐200多家創新科技企業,從初創到創業者發展產品到市場推廣,一直到要上市和申請專利,政府都有在不同階段提供不同的資金。

    (圖片來自網絡)

    2015年特區政府還成立創新及科技局,從基建研發資金人才等領域為新興的科技企業提供扶持。

    在教育科研方面,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準備在香港成立首個海外創新中心;而國家也大力推動香港與內地的科技合作。

    從2005年開始,香港六所大學陸續與國家科技部共建了16個國家重點實驗室的香港伙伴實驗室。

    今年初,香港與深圳共同簽署合作備忘錄,宣布兩地將在落馬洲河套地區共同發展“港深創新及科技園”,打造香港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創科平臺。

    (圖片來自新華社)

    我們欣喜地看到,如今的香港經濟蓬勃發展,科技高速發展,城市競爭力日益提高。可以預見到,未來的香港將更加迸發出永久的活力。

    編輯:胡小雨

    (作者:王維鈞,歷史學經濟學科普作者,原創作品)

    • 發表于 2017-06-30 00:00
    • 閱讀 ( 664 )
    • 分類:其他類型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相關問題

    0 條評論

    請先 登錄 后評論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湯依妹兒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華志健 23 文章

    推薦文章

    聯系我們:uytrv@hotmail.com 問答工具
  •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