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十分常見的胃腸道不適癥狀,惡心和嘔吐在生活中無疑十分常見,也無疑讓我們感到非常困擾。畢竟,嚴重的嘔吐不僅僅會影響食欲,嘔吐導致的水分、電解質大量丟失,也有一定可能造成全身性的水和電解質紊亂,而嘔吐頻繁出現,還可能和某些嚴重的器質性疾病(例如腦瘤)相關。那么,看起來“平常”的惡心和嘔吐,究竟有什么不平常之處?我們在遭遇惡心嘔吐時,又該如何應對?我們不妨來看看這篇文章的解答。
惡心和嘔吐是怎樣產生的?
一般而言,惡心以及隨后所伴的嘔吐,是由中樞神經系統和消化道內的神經共同參與產生的。在我們的大腦之中,存在一個專門處理嘔吐信號的“嘔吐中樞”,當我們的消化道受到有害刺激時,遍布消化道的神經會迅速傳出“消化道受到傷害”的信號,這一信號到達中樞神經系統后,便會刺激嘔吐中樞,活躍后的嘔吐中樞隨即會產生嘔吐相關的信號,最終導致惡心感和嘔吐動作的產生。不過,如果大腦受到某些類型的刺激或是傷害(例如顱內壓力升高),也可以在消化道沒有遭受有害刺激的情況下,導致嘔吐中樞直接受到刺激而產生惡心、嘔吐的癥狀。
無論是惡心還是嘔吐,在絕大多數時候都并非是一個對身體有害無益的行為,而更像是人類所進化出的防御經消化道中毒這一情況的“自衛武器”。這是因為,嘔吐信號往往由消化道所受到的有害刺激所引發,而嘔吐動作本身也有利于人體清除誤服的有毒有害物質,從而避免身體受到進一步的傷害。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也不必把惡心和嘔吐視為“洪水猛獸”,畢竟如果失去了這一天然的防衛機制,我們很可能會對中毒等情況無能為力。
什么情況能夠導致惡心嘔吐?
正如前面所說,惡心和嘔吐既有可能由胃腸道刺激引起,也可能和中樞神經系統病變有關。實際上,引起惡心和嘔吐的病因多種多樣,比較常見的有以下幾類情況:
胃腸道疾病:胃腸道的病變可能會導致病變部位的神經受到刺激,從而產生傷害性感覺,并最終形成嘔吐信號。各類胃腸道感染性疾病(例如細菌性腸炎、霍亂、痢疾)是最常見的引起惡心嘔吐的胃腸道疾病,但一些功能性疾病或是胃腸道器質性病變,也會使部分患者產生嘔吐癥狀。
霍亂弧菌引起的高致死率腸道傳染病霍亂,可以導致嚴重的嘔吐和腹瀉,從而使患者死于失水
中樞神經系統病變:由于控制嘔吐的中樞存在于腦內,而嘔吐中樞可以直接產生嘔吐,因此涉及到嘔吐中樞及周邊部位的病變可以干擾嘔吐中樞,產生嘔吐感。典型的例子是,顱內壓增高可以通過壓力效應直接刺激嘔吐中樞,因此因各種情況(例如顱內腫瘤、腦梗塞、服用部分藥物)而顱內壓升高的患者很多都會經歷痛苦的嘔吐。此外,中樞神經系統感染性或非感染性炎癥(例如腦膜炎)也會刺激嘔吐中樞,此類情況通常會引發噴射性嘔吐,且會伴有其他神經系統功能障礙(例如定向困難、頭暈)。
中樞神經系統腫瘤是導致嘔吐的常見原因
藥物影響:很多藥物都可以通過刺激嘔吐相關的神經,導致惡心及嘔吐。例如某些抗生素、維生素A類藥物可以升高顱內壓,刺激嘔吐中樞而使部分服藥患者發生惡心及嘔吐;紅霉素等藥物具有擾亂消化道運動的作用,很多患者都會因消化道運動紊亂而在服藥期經歷嘔吐的癥狀;某些化療藥物可以刺激消化道內的神經,從而使消化道神經產生傷害感,引發嘔吐。
其他:在孕期,體內激素水平的變化,可以導致很多體內的生理活動的改變,而激素所導致的改變之一,即是部分孕婦在孕早期會食欲大減,或是頻繁嘔吐。而經歷全身麻醉的手術患者,也有一定幾率在術后一段時間內發生惡心嘔吐,這可能和全身麻醉藥物對神經系統產生了短暫的影響有關。
如何處理惡心嘔吐?
盡管在絕大多數情況下,惡心嘔吐僅僅是某些輕微疾病的表現,或是具有自限性(即在不處理的情況下可在一段時間內消失),但鑒于惡心嘔吐有一定幾率是嚴重器質性疾病的最初表現,因此我們仍有必要在發生惡心嘔吐時提高警惕。
通常情況下,偶然發生的惡心嘔吐,如果同時不存在其他類型的嚴重不適,且惡心嘔吐可在不處理的情況下緩解,基本不會和嚴重疾病有關。而如果惡心嘔吐在較長的時間內頻繁出現,或是在發生惡心嘔吐的同時還伴有其他癥狀,尤其是中樞神經系統或是胃腸道癥狀(因為這些部位的病變最常引發嘔吐),這樣的嘔吐即有必要引起我們的注意,就醫診治可能是最好的選擇。
對于病因已經明確,或是偶然發生、和嚴重疾病無關的惡心嘔吐,止吐治療可能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非處方止吐藥物(例如多潘立酮)可以用于偶然發生的嘔吐,而和器質性疾病有關,或是發生于化療后或手術后的止吐,綜合止吐治療(綜合使用多種類型的止吐藥)可以有效治療此類情況。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