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炎炎夏季,很多人只要稍微活動,哪怕是非常小幅度的活動,也往往會大汗淋漓,就像洗了澡一般。然而也有一些人,無論天氣多熱、又如何運動,身體出汗卻都很少,這是為什么呢?這種情況有什么危害嗎?身體出汗少又該如何調理呢?

身體出汗少的誘導原因往往有這樣幾個,首先就是水喝得太少。人體中有60%以上的成分是水,如果每天喝水太少,出汗量也會減少;另外,空調吹太多,致使人體散熱的需求會下降,或者運動量太少,使身體不產生熱量等原因,都可能會導致排汗量隨之降低。除此之外,一些疾病的因素也會導致身體出汗量少,如先天性汗腺發育不良或汗腺缺乏,嚴重的魚鱗病、硬皮病、麻風病、放射性皮炎、皮膚萎縮等皮膚病,以及橫貫性脊髓炎、小兒麻痹等精神損傷,或者糖尿病、尿崩癥、慢性腎炎等內臟疾患。
身體出汗少對身體有什么危害嗎?熱了就出汗,是屬于正常現象,這不僅有助于身體散熱,利于維持身體水分的生理平衡,而且汗液在皮膚表面具有酸化作用,有助于防御微生物的侵襲,保護皮膚。當身體出汗少時,可能會給身體帶來以下危害。
造成排毒障礙。出汗是一個重要的代謝排毒途徑,如果出汗太少,容易造成身體排毒障礙。久而久之,身體形成的毒素就越來越多,進而影響健康質量,產生疾病。
肺系統不暢通。夏天,人體應處于“皮毛開泄、汗出暢通”的狀態,如果閉塞,身體出汗較少,則會使鼻子、皮毛、大腸等肺系統運作不暢,進而出現鼻塞、咽喉不利等癥狀。
腎結石風險。身體出汗有助于清除體內多余的鹽分,故如果一個人經常不出汗,則易導致鈣鹽積聚于體內,從而使腎結石的風險上升。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