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孫悟空為什么非要去東海借兵器,而不是其它地方?

    話說,小說《西游記》第二回《悟徹菩提真妙理 斷魔歸本合元神》,孫悟空被菩提祖師趕走后,文中這樣寫的:

    “悟空謝了。即抽身,捻著訣,丟個連扯,縱起筋斗云,徑回東勝。那里消一個時辰,早看見花果山水簾洞。美猴王自知快樂,暗暗的自稱道:‘去時凡骨凡胎重,得道身輕體亦輕。舉世無人肯立志,立志修玄玄自明。當時過海波難進,今日回來甚易行。別語叮嚀還在耳,何期頃刻見東溟。別語叮嚀還在耳,何期頃刻見東溟。’”

    詩中為形容孫悟空筋斗云的速度快,這邊祖師臨別叮嚀的話還在耳邊,頃刻孫悟空已經看見“東溟”大海了。

    在第五十七回《真行者落伽山訴苦 假猴王水簾洞謄文》說道:

    “那沙僧在半空里,行經三晝夜,方到了東洋大海,忽聞波浪之聲,低頭觀看,真個是黑霧漲天陰氣盛,滄溟銜日曉光寒。”

    小說中提到的“東溟”和“滄溟”是個專有的地理名詞,是指“沖繩海槽”。

    從地圖上看,Diao魚島及其附屬島嶼以南約10海里,海床地形突變,水深達1000米以上,地質學上稱為“沖繩海槽”。這塊海域古稱“滄溟”,亦曰“東溟”,這兩個稱呼在《西游記》中都用過。

    由于中琉界溝在西側那邊,由于水深較淺關系,海面呈青綠色,故稱“滄水”。經過東海大陸架的邊緣進入琉球界后,由于琉球海溝的巖石圈擴展而形成的弧后盆地,大部分深度逾1000米,最大深度2716米,因此海面看來呈黑色。因為很好辨識,所以“黑水溝”自明朝以來便是中國與與琉球的自然海上分界線。因此明清兩代又稱“分水洋”。現代稱為“中琉界溝”。

    四川涪州人周煌(1714—1785年),乾隆二年(1737年)二甲進士,任翰林院編修19年。1756年奉詔以中王副使出使琉球,3年后歸,升侍講學士、內閣學士。1755年任《四庫全書》總閱,后歷任工部、兵部尚書,皇太子總師傅,都察院左都御史等職。卒后謚號文恭。著有《琉球國志略》。

    由于海上沒有明顯的界標,那怎么知道到哪里屬于中國哪里屬于外國呢?周煌的《琉球國志略》就提到:

    “福建開洋至琉球,必經滄水過黑水,古稱‘滄溟’。溟與冥通,幽元之義。又曰‘東溟’。琉地固巽方,實符其號。”巽為風,位屬東南。

    這段話的意思是說,從福建到琉球,隨著海底深度的變化,要經過一個從綠水也就是“滄水”然后變成“黑水”的變化,從綠變黑,古稱“滄溟”,又叫“東溟”,琉球在巽地,也就是在中國的東南方。雖然海上沒有疆界標志,但從福建往東南,當從大海從綠色變成黑色時,就到了琉球國界了。

    隨周煌出訪的江蘇丹徒人書法家王文治在他的《渡海吟》中也提到中琉以“沖繩海槽”為界,詩中說:

    “黑水之溝深似墨,渾沌如游邃。古初元黃不辨乾坤色,那須燃犀更照耀。颯颯陰風戰毛骨,方知中外有分疆。設險惟天界殊域,我聞百川萬派清濁殊于廓。”

    很明晰的指出在茫茫大海上也有疆界,這個“黑水溝”,就是中國與琉球的分界。

    類似的還有嘉靖三十八年出使琉球的郭汝霖,完成冊封后于嘉靖四十一年完成的述職報告《使琉球錄》中說,冊封完畢回國時,

    “六月二十九日,封王禮畢,守候風汛回國。……十月初九日登舟,……至二十六日,許嚴等來報曰:漸有清水,中國山將望乎?二十七日,果見寧波山。”

    可見從東往西回國,海水顏色是越來越淺,從“十月初九日登舟”,“二十七日”就能看見寧波的山了。

    此后,明萬歷三十四年(1606)奉命代表朝廷冊封琉球國中山王的夏子陽,五月初四啟航,六月到達琉球。《使琉球錄》:“二十七日,午后過Diao魚嶼,次日過黃尾嶼,……連日所過水皆深黑,宛如濁溝積水,或又如靛青色,憶前《使錄補遺》稱:去由滄水入黑水,信哉言矣!”啟程回國時“二十九日,隱隱見一船,眾喜謂:有船則去中國不遠,且離黑入滄,必是中國界。”

    清康熙二年出使的張學禮,自五月初四從福建出海,《使琉球雜錄》記載:“(五月)初九日,浪急風猛,水飛如立,舟中人顛覆嘔逆,呻吟不絕,水色有異,深青如藍。舟子曰:入大洋矣。頃之有白水一線,橫亙南北。舟子曰:過分水洋矣。此天之所以界中外者。”

    清康熙五十七年任琉球副使徐葆光《中山傳信錄》:

    “二月十六日癸丑,巳刻封舟自琉球那霸開洋,……二十日丁巳,……船共行二十六更半。是日海水見綠色,夜過溝祭海神。”

    由此可見,雖然海上疆界不像陸地有明顯的高山、大河、深谷作為天然的國境分界線,但明清兩代中國人還是以“沖繩海槽”這一海水突然變黑,這一自然現象,作為天然的海上邊界線,始終把海水顏色淺、綠的海域,作為中國的固有Ling土,所以各朝各代“祭海神”都是在“海水見綠色”的中國一側。

    作者說花果山時,提到的“東溟”和“滄溟”,就是暗示花果山是位于“沖繩海槽”的中國島嶼。

    當時的明軍中,俞大猷、唐順之、盧鏜等都是海戰專家,尤其是福建水師的“大福船”,是一種船底尖,尾部寬,兩頭上翹,首尾高昂。“但能行于順風順潮”,是專為出外海設計的。戚繼光曾經評價:“福船髙大如城,非人力可驅,全仗風勢。……也但吃水一丈一二尺,惟利大洋,不然多膠于淺,無風不可使。”可見從當時中國海軍完全有能力控制Diao魚島。

    況且Diao魚島是中國和琉球的“界島”,是首先要考慮的,就像公路上的指示牌,俞大猷、唐順之、盧鏜這樣的海戰“老司機”,怎么可能不知道“Diao魚嶼”呢?

    小說里還有一個情節,孫悟空刀劈混世魔王后,要偷兵器,練猴兵,文中說:轉上四個老猴,兩個是赤尻馬猴,兩個是通背猿猴,走在面前道:“大王,若要治鋒利器械,甚是容易。”悟空道:“怎見容易?”四猴道:“我們這山,向東去有二百里水面,那廂乃傲來國界。那國界中有一王位,滿城中軍民無數,必有金銀銅鐵等匠作。大王若去那里,或買或造些兵器,教演我等,守護山場,誠所謂保泰長久之機也。”

    花果山是Diao魚島,那傲來國就應該是與之相鄰的“琉球國”。不僅是從地理位置推理出來,小說中孫悟空“要治鋒利器械”,去了傲來國。

    不過,以孫悟空不過的法力,多遠的距離都不是問題,那孫悟空為什么不直接去大唐,又不是不認路,當年第一次離開花果山到的就是大唐,同樣是偷兵器,到中國也是這個步驟,飛過去,拔幾根毛,搬回去,但為什么非要去傲來國呢?

    我們知道《西游記》誕生的年代,正是倭寇入侵的時期,而當時中國也就是明朝軍隊的兵器遠遠不如倭寇,所以琉球出產的兵器很受當時中國人喜歡。

    號稱“十全老人”有“十大武功”的乾隆皇帝,就有一把琉球刀,刀長長99厘米,刀鞘髹黑漆,刀柄鐵質,外纏黃色絳帶,護手部黑漆處髹金黃色櫻花及鳳紋。刀柄處拴羊皮條簽,上以滿、漢、蒙、藏四種文字墨書:“乾隆二十二年琉球國恭進黑漆鞘腰刀一具。”

    ▲乾隆御用琉球刀

    當時著名的抗倭文人徐渭就有詩稱贊,《琉球刀二首(時客常山)》P.167:“客將刀出市,云是大琉球。海泛防龍合,天陰聽鬼愁。揮空霜欲落,脫匣水堪拙。萬里烽煙地,隨身去莫留。又,單刀新試舞,雙劍舊能輪。雨過腥聞血,風旋雪褁身。對镮歸思動,掛壁蒯緱塵。醉后時橫看,終當贈與人。”這把琉球刀是他的好友呂正賓在戰場上繳獲后送給徐渭的,從詩中可見琉球國生產的兵器有多么優異。

    徐渭的另一首《今日歌二首(是年虜寇古北口,入薄都城)》P.121中有“琉球佩刀光照水,三年不磨繡花紫。”是說三年不用磨,都刀光如水,“繡花紫”是凝結在刀表面的“血沁”。

    因為日本是兵農分家,武士是世代相傳的,兵器都是祖上傳下來的,中國這邊都是國家配發的。美國軍隊流行著,這么一諺語:“記住,你手頭使用的武器,永遠是開價最低的供貨商提供的。”所以單兵裝備上倭寇明顯強于明軍。

    即便是吳承恩也親身參與過抗倭斗爭。他的老家淮安直接臨海,又是京杭大運河的重要節點,事關重大。本來漕運總督同時也兼提督軍務巡按都御使,但為保衛大運河這一經濟命脈,于嘉靖三十六年,又單設提督淮揚軍務巡撫都御史,指派江西豐城人李遂來淮任職,巡撫鳳陽四府,專門進行抗倭。

    ▲胡宗憲

    但由于胡宗憲坐鎮浙江,南直隸長江南岸的蘇、松、常、鎮四府,由浙江協防,精銳云集,兵力也較多。但長江以北防御相對薄弱,因此經常失利,江北人民希望能當地能有一位英雄,率領一支子弟兵來保衛家鄉。

    嘉靖三十五年,曾中過狀元,也是吳承恩的親家——沈坤,因母喪家居,適倭寇犯淮,他毅然拿出家全部積蓄,變賣了家產,樹起抗倭大旗。他招募了一千多名青壯年,親自組織訓練成一支英勇善戰的抗倭鄉兵,叫“狀元兵”,吳承恩就在這只隊伍里。

    同治《山陽縣志》卷二十一記載:

    “倭數千人自日照流劫至淮安,時邑人沈坤方家居,散貲募鄉兵千余屯城外。倭縱火焚燒,官兵且卻。坤率兵力戰,身犯矢石,射中其酋,倭始退。”

    《西游記》中,孫悟空之所以選擇去傲來國偷兵器,而不選擇去中國,正是作者深深體會到,當時中日軍隊裝備差距上的體現。

    歷史堂官方團隊作品 文:王劍

    • 發表于 2017-07-27 00:00
    • 閱讀 ( 672 )
    • 分類:其他類型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相關問題

    0 條評論

    請先 登錄 后評論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湯依妹兒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華志健 23 文章

    推薦文章

    聯系我們:uytrv@hotmail.com 問答工具
  •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