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來自網絡)
白日依山盡,今年特別熱,小荷才露尖尖角,今年還是特別熱。今年盛夏,很多城市的最高溫度接連突破40℃,地表溫度甚至達到78℃,把吐魯番都遠遠的甩在了身后。
所以,因“太熱”引發的熱射病,導致死亡的案例也并不少見。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一下熱射病,也了解一下避暑神器——空調的正確使用方法。
什么是熱射病?

(圖片來自網絡)
熱射病,簡單來說就是十分嚴重的中暑,我國《職業性中暑診斷標準》,中暑分為先兆中暑、輕癥中暑、重癥中暑。而重癥中暑又包括熱痙攣、熱衰竭和熱射病,因高溫引起人體體溫調節功能紊亂,體內熱量過度積聚從而引發神經系統和全身多器官受損。
熱射病以高熱、皮膚干燥以及中樞神經系統癥狀為特征,是致命性急癥,病死率高。體溫超過40℃的嚴重中暑病死率為41.7%,若超過42℃,病死率為81.3%。
熱射病的分類

(圖片來自網絡)
根據發病時患者所處的狀態和發病機制,臨床上分為兩種類型:勞力性和非勞力性熱射病。勞力性者主要是在高溫環境下內源性產熱過多(如炎熱天氣中長距離的跑步者),它可以迅速發生。
非勞力性主要是在高溫環境下體溫調節功能障礙引起散熱減少(如在熱浪襲擊期間沒有空調的老年人),它可以在數天之內發生。
中暑了怎么辦?

(圖片來自網絡)
發病時,患者其征象為:高熱(直腸溫度≥41℃)、皮膚干燥(早期可以濕潤),意識模糊、驚厥、甚至無反應,周圍循環衰竭或休克。此外,勞力性者更易發生橫紋肌溶解、急性腎衰竭、肝衰竭、DIC或多器官功能衰竭,病死率較高。
遇到中暑病人,第一反應當然就是讓他涼快下來,而夏天想要涼快當然少不了空調。
你真的會開空調么?

(圖片來自網絡)
一、空調25℃最適宜了。即使室外氣溫再炎熱,室內的空調溫度也不應該調至太低,一般成年人在空調房內最適宜溫度為25-26℃,如果身體欠佳,就要27-28℃,室內外溫差最好不超過7度,如溫差過大,就會很容易造成頭暈,口干舌燥等身體不適的現象。
二、因為空調吹出冷空氣會向下沉,所以風向最好是向上吹,這也是為了避免冷風直接吹身體,造成身體不適。
三、寒從腳下生,在空調房久了要起來活動活動。

(圖片來自網絡)
四、進屋后10分鐘再開空調是很明智的選擇。在外面運動了一大把汗就馬上進屋吹冷風很是傷身體,因為運動之后皮膚毛孔是張開的,如果直接吹冷風,那冷風就會通過張開的毛孔進入身體,著涼感冒。
五、空調最好先制冷,溫度降下來后改為除濕模式,避免一直制冷浪費電又不安全。

(圖片來自網絡)
六、每隔1小時開會兒窗,保護呼吸道。開空調時間一久,空氣就會變得干燥,再加上長時間的封閉空間,新鮮空氣得不到及時補給,人體的抵抗力就會明顯下降,這時候感冒就會趁虛而入。所以,要經常開窗或門通風換氣哦。
七、出門前半個小時應關閉空調,讓身體提前適應外面的高溫,避免驟冷驟熱,造成感冒。
八、老人小孩及孕婦身體抵抗力比一般人差些,所以開空調的時間盡量要縮短,溫度也不要太低,室內要有加濕器,要多喝水來及時補充水分,避免身體缺水而導致不適。一旦覺得胸悶、頭暈,要及時到外面走動一下,呼吸一下新鮮空氣。

(圖片來自網絡)
最后,祝大家都能度過一個愉快健康的盛夏!
編輯:胡小雨
(作者:張遠超,臨床醫生,原創作品)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