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給愛卿們科普一下
古代皇帝是如何從民間選撥后宮三千的
這檔后宮選秀節目
暫且就當作大型宮廷服務類節目吧

節目主辦方:內務府
節目協辦方:戶部,各旗都統衙門
評委:皇上,太后
大眾評審:妃子
這節目最早還是清朝的順治皇帝做火的
當年(被)報名的規矩是:
凡滿族八旗人家年滿14~16歲的女子
必須參加每三年一次的皇帝選秀女活動
未經選秀者,不得嫁人
只有患病、殘疾、相貌丑陋者不必應選
但也需要層層上報、經皇帝允準才行

當年閩浙總督德沛上了一道奏折
請求乾隆皇帝允許
他兒子與馬爾泰的女兒完婚 (未參加選秀)
乾隆一看這折子立刻氣炸
連敲三百字懟了回去

中心思想就是:
第一,我選秀不是一己私欲好伐
還讓諸王撿漏的呀!
第二,我怎么就棒打鴛鴦散啦?
是他們自己非法組成了鴛鴦!
第三,選完秀再戀愛,也就耽誤個兩三年
誰說就能選上你了!哼!
換言之,當年所有男性的媳婦
如果出身滿族八旗
那都是“皇上挑剩下的”

清代的選秀流程大致如下:
戶部發起,皇帝允準
▼
八旗都統衙門分配任務
▼
基層普查適齡女子,整理花名冊
▼
皇帝敲定日子,開選
step1:發車
所有參選秀女一人一輛騾車
不拼車只拼爹,沒車的就租車
車上掛雙燈,標明:
“某旗某佐領某某人之女”

所有騾車按
1.妃子親戚、2.復賽選手、3.初賽新人
順序排列,魚貫而行
日落時分發車,入夜時到達神武門外
秀女下車后騾車繼續排隊兜個大圈子
回到神武門已經是第二天
正好迎接選秀完成的秀女們
這有點像“騾轉壽司”

step2:海選
秀女們著旗裝,步行入順貞門
由太監帶隊前往選秀會場御花園等地
供帝后們審閱

經家世、學識方面的簡單問答后
被撂牌子淘汰
或留牌子晉級

step3:復賽
晉級之后還有復選
復選的命運有四種:
撂牌子:不是不撂,時候未到
當妃子:成為候選人,隨侍皇帝左右
送兒子:直接被皇上賜給皇子
送臣子:被皇上賜予重臣

step4:留宮住宿
在宮中過夜
由太監、女官等進行把關
全面檢查秀女的
五官、儀態、舉止、皮膚、音色等硬件軟件
再進行一輪淘汰


漢代和明代對于此環節選拔更為嚴格
清代皇帝卻因為
“哇哦我這樣的明君怎么可以為美色所動”
以及
“雖然并不想娶你但是你爹對我猴重要
所以湊合一下吧”
等原因
選秀時比起外貌更為重視品德和門第

烏拉那拉氏當年封后
乾隆說“并非以色選愛升”
(選她當皇后本來也不是因為她長得美呀!)
后來烏拉那拉氏失寵
乾隆又辯解“自蹈非理,更非因色衰愛弛”
(她自己作死, 我可不是因為她老了才不喜歡的喲!)
總之堅決表態“我才不是看臉的那種人!”
step5:熬
如若被皇帝看中
那這輩子就跟紫禁城耗上了
等著皇帝臨幸、封號、漲工資

秀女初得封號一般是
答應、常在、貴人或嬪
表現好的有逐級晉封的機會
后宮就是一場饑餓游戲啊
清代皇后每年宮分白銀1000兩
答應僅有50兩
根據閻崇年的研究換算
相當于皇后年薪40萬元,答應年薪2萬
這么想想就該明白
為啥《甄嬛傳》里安陵容死磕甄嬛
力求上位了

總的來說,選秀女屬于男權社會的陋習
不提倡,當然也不用羨慕啦
-------------------
【其他賬號轉載請注明來源“朕說”。否則版權后果自負!】
朕說:年輕人的趣味閱讀,讓你有姿勢地漲知識。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