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科普中國
制作:蜥游記團隊 蔡波 朱弼成 文冠男
監制: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
這個,夏天,許多人們愛上了小龍蝦!什么炸雞啤酒,早已是過去式了!香辣小龍蝦配上冰爽的啤酒才是中國吃貨的最愛。

人們的厚愛,使得從前便宜的小龍蝦搖身一變,成了昂貴餐廳的招牌菜,它的身價也從十幾元一斤漲到了上百元一斤。它不僅身價上漲,連“社會地位”也提高了——獲得了校方的關注!沒錯,就在這高考生選專業之際,竟然有個學校開設了全國唯一的小龍蝦專業!
這個有“野心”的學校,大名叫——湖北潛江龍蝦學院。學校招生部表示,該專業首批86名學生將于9月1日正式開學。“小龍蝦各類產業非常火爆,但是專業的運營人才還是比較欠缺的,我們是想從上層設計這塊入手,搭建比較完善的人才體系。”
這個能讓教育部批準成為學校專業的小龍蝦,究竟是“蝦米”(什么)?它來自哪里?小龍蝦吃多了,是否真會鉛中毒?吃貨要怎樣煉就吃小龍蝦的正確姿勢?

小龍蝦:人家的“學名”很洋氣的!
小龍蝦是近年來我國常見的淡水類甲殼動物,學名克氏原螯蝦,也叫紅螯蝦或淡水小龍蝦。和其它螯蝦一樣,小龍蝦也有螃蟹般的螯足,但它們的螯足上有著更為突出的棘突,頭胸甲上的棘突也特別明顯,所以在氣勢上勝過很多螃蟹。
追溯其老家,其實在墨西哥北部到美國的佛羅里達區域,因其肉質鮮美,被廣大吃貨追捧,后來被廣泛引入到美洲其它地方,以及歐洲和亞洲,具有高度適應性的它們很快得以在世界各地扎根。

小龍蝦們喜歡平緩的溪流和靜水生境、沼澤、溝渠、泥沼和池塘等地方,尤其是富有植被、落葉等環境。它們白天躲在洞穴里,黃昏出來覓食,晚上就開始各種嗨皮了——這也是為什么釣龍蝦運動要在晚上進行。
當水溫在21-27℃時最適宜其生長,一旦溫度低于12℃它們就不怎么長個了——這也是為什么吃龍蝦活動多在夏季進行。
野生小龍蝦,沒毛病!
“小龍蝦生活在污染的水體中,吃垃圾,富含重金屬,對人體危害極大……“爸媽們,在朋友圈里,各種瘋轉的消息是真的嗎?

小龍蝦確實能夠適應各種污染環境,但這并不代表它們就喜歡待在很臟的地方。其實小龍蝦之所以能夠“扛”下來,要得益于它良好的排毒減毒機制。在新陳代謝過程中,小龍蝦能把重金屬聚集轉移到外殼,然后通過不斷蛻皮把毒素轉移出體內。
這種耗費能量的過程,使得小龍蝦不怎么長肉,較難儲備能量去繁殖。但,事實上,它們最喜歡干凈水體和新鮮食物,這樣才會個頭大,繁殖多。市面上的小龍蝦,就基本是大個且肉厚的。

并且,國內小龍蝦出口量很大,均通過國外的食品檢驗關。所以,不用擔心重金屬的問題。此外,很多關于小龍蝦的謠言,也被很多有責任心的科研人員辟謠多次了。
吃小龍蝦的正確姿勢是?
既然,小龍蝦沒毛病!那么,作為資深吃貨,怎樣把小龍蝦的肉肉全吃掉,才不會都留在殼里呢?
先來了解小龍蝦的內部構造!

我們吃的部分主要是腹部,也就我們常說的尾部。大的螯足里面也有肉。整個螯蝦里就算有重金屬(含量并不一定超標),它也集中在我們不會吃的蝦鰓、內臟和蝦殼中,肌肉中的含量幾乎為零。
所以,吃的時候只要注意:熟透、去頭、去鰓、去蝦線。蝦線就是腸。逮住尾巴中間的尾節,順著蝦體一扯,就能輕松去除蝦線。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徒手剝殼——如果沒有吮指頭那一步,還能叫吃小龍蝦嗎?

去掉頭胸甲的小龍蝦(作者拍攝)
果然,社會需求推動事物的發展!連小龍蝦,都被吃貨們的熱愛,推上教育的舞臺!有人說,這是教育與產業發展對接,有人說,這是盲目追逐熱點……一切,都會由時間來告訴你答案!

但是,小龍蝦專業,開不開設,招不招生,都擋不住吃貨的嘴,向前伸去!

“科普中國”是中國科協攜同社會各方利用信息化手段開展科學傳播的科學權威品牌。本文由科普中國融合創作出品,轉載請注明出處。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