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還在40度高溫下煎熬是不是,回家立馬來個鴛鴦浴如何?洗完濕漉漉地走出來是不是感覺倍兒爽,去游泳池或者海邊,下餃子般去游泳確實也是爽的。天氣熱,小時候沒空調的日子會一天洗2~3個澡來降溫。
但是,假如不洗澡,會怎樣?
1.不洗澡會不會讓體溫調節失調?
人和動物一樣,天氣熱的時候自然會通過水來給體表降溫,這個原理很簡單:人體出汗本身就是一種降溫調節方式,水到體表遇到高溫會逐漸蒸發,順便吸收帶走了一些熱量,從而讓體溫維持正常。這屬于人的自主性體溫調節,而游泳、洗澡、穿的少都是屬于行為性體溫調節。人的體溫恒定主要是神經和體液的共同調節,人的體表和內臟均有溫度感受器,傳到體溫調節中樞,人體的一系列器官參與產熱和散熱過程,并保持相對的平衡而實現的。體溫能不能調節好,與洗澡不洗澡并沒有直接關系。
正常人每天會蒸發掉2瓶礦泉水約1L的量的水分,通過汗水蒸發的大約有60~80%,剩下的主要是通過呼吸道,每天補充適當量的水分進入人體,人是可以適應一定的環境溫度變化的。
2.長時間不洗澡到底會不會臭?
人的汗水可不只是只有水,還有鈉、鉀等礦物質,還有大汗腺和皮脂腺分泌的分泌物,通過洗澡或者游泳,可以清除大部分。咱們的祖先,朝廷官員有“五日一假洗沐”——洗澡假,沐浴的材料有淘米水、香料、中草藥(無患子)等,既可以“洗白白”,還可以洗香香。而普通老百姓是沒有日常洗澡的條件的,白居易“經年不沐浴,塵垢滿肌膚”聽上去會覺得古人長時間不洗澡會很臟很臭的,如果再遇上夏天高溫長時間不洗澡會不會很有味兒呢?
人的體溫調節,除了受環境溫度的影響,還受到濕度的影響。大多數在中國北方待過的人,來中國南方,同樣是夏天,同樣是40度的高溫,體表的感受是很不一樣的,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空氣的濕度不同。任何的氣味物質都是具有附著性和揮發性的,而這兩性又和溫度、濕度有密切關系,北方濕度低,而南方濕度高,在南方遇上高溫天氣,這種熱會像一個蒸籠一樣,人出汗來降溫的話,汗水不會快速蒸發,會像黏答答的粘在皮膚上,微生物等分泌物容易造成腐敗和氧化,并且滋生更多微生物,所以會比較容易“臭”。而在干燥的熱環境下,汗水蒸發的快,在皮膚表面快速汽化,不給分泌物微生物造成機會,會快速變成干燥的污垢脫落下來,因為皮膚出汗產生“臭”的機會會大大降低。
當然,這是理論上成立的,實際環境因素及個人情況均復雜,加上還有人頭發的藏污垢能力和滋生微生物環境,以及人的飲食結構,例如這個人愛吃味道很重的如大蔥、大蒜、葷肉等,不洗澡還不臭是比較難的。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