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數碼設備,屏幕像素遠超以往,但是所有這些視覺享受都是有代價的。
蘋果的iPhone 4將“視網膜屏”(Retina)推到了大眾面前,世界為之沸騰。科技資訊網站Engadget上的一篇評測文章稱,“世上從未有過畫面如此細膩、清晰、賞心悅目的屏幕”。《連線》(Wired)雜志則表示,“盯著這塊屏幕看會上癮”。
他們所贊嘆的對象,正是視網膜屏那極高的像素密度。iPhone 4的像素密度為每英寸326個像素(ppi)——人眼在正常視距外觀看如此精細的畫面時,完全分辨不出屏幕上的像素點。蘋果接著又將視網膜屏用在了iPad(264ppi)和MacBook Pro系列筆記本電腦(227ppi)。
分辨率大戰由此拉開帷幕。三星、諾基亞和宏達電(HTC)分別于近期推出了顯示屏像素密度為316ppi、332ppi和440ppi的新款手機。谷歌的Nexus 10平板電腦,像素密度甚至超過iPad,達到了300dpi。
現在,連電視機制造業也加入了這場大戰。廠商們推出了4K超高清技術——其分辨率為高清電視屏幕的4倍。整整4倍!
在某種程度上,分辨率的提升的確帶來了更好的視覺效果。不過在這句評語旁,還要再加上幾句腳注。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