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更準確地掌握臺風的產生、發展,以及它的行進路線等,氣象工作者很早就夢寐以求地企圖深入到臺風中心去探測。只有這樣做,才能更準確測定臺風中心位置。
今天就讓我們來談談為什么探測臺風或颶風要深入其中心處!
臺風是一種破壞力極大的災害性天氣,因此預測和預報臺風,歷來是氣象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

預測和預報臺風當然有多種方法,但是為了更準確地掌握它的產生、發展,以及它的行進路線等,氣象工作者很早就夢寐以求地企圖深入到臺風中心去探測。只有這樣做,才能更準確測定臺風中心位置。

在臺風眼中投放向下飄落的“落儀”,落儀可以測定臺風眼內各高度上的溫度、濕度和氣壓;測量那里的云和天氣、風向風速、強風半徑、顛簸程度等氣象情況,并用無線電自動發報機向地面的氣象臺進行發報,為各地氣象臺分析和預報臺風的未來動態提供第一手資料。
1943年,美國空軍上校達克沃思駕駛一架單引擎教練機,第一個冒險飛入大西洋上的一個颶風眼(大西洋上的強烈的熱帶氣旋稱颶風)進行氣象探測,從而獲得“颶風獵人”的稱號。

人們不禁要問:在臺風區內,特別是靠近中心的地帶,那里12級以上的強風能把萬噸輪傾覆,而飛機竟能闖入臺風中心,能承受得了嗎?
在臺風期間,飛機在空中不怕水平方向的風,怕的是忽升忽降的空氣垂直運動。這種運動會把飛機時而上抬,時而下甩,輕則造成顛簸,重則使飛機失去控制而墜落。

最劇烈的升降氣流發生在雷雨云中,那里的空氣幾乎是直上直下地翻騰著,飛機遇到它,常需繞道飛行。如果誤入雷雨云中,那準會遭受機毀人亡的厄運。
但在臺風區內,空氣的升降運動一般不像雷雨云中那樣強烈,即使在上升運動最猛的云墻區域也比不上它,所以飛機只要隨時修正航向和航速,就可在3000米或5500米的高空上穿越云墻,進入臺風中心進行氣象觀測。

當然,在穿越云墻時,飛機飽受顛簸之苦是難免的,一般會遇到中等的顛簸,有時候也會遇到較強的顛簸,甚至在個別情況下,會遇到打雷閃電。
因此,氣象探測飛機的結構必須非常堅固,駕駛員要有高超的飛行技術。沒有這些條件,飛機穿入臺風中心是要冒風險的。
在達克沃思獲得“颶風獵人”稱號以后,曾經有不少人繼續嘗試他的冒險行動,然而有一架探測飛機飛入臺風眼中便杳無音訊了。

現代的探測飛機已是今非昔比,無論是飛機的結構、設備和飛行人員的素質,都比達克沃思時期有了很大的改進、發展和提高,因此,飛機穿入臺風中心進行探測已成為日常例行的業務,不足為奇了。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