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光與聲有不解淵源?

    對著山谷喊話,會聽到重復的回聲,持續幾秒到幾十秒。但讓人想不到的是,光竟然也會有類似回聲的返光現象,光的返光能持續幾百年!最驚人的是,返光傳播速度有時是超光速的!

    聲音是聲波,需要物質來傳播,速度很慢;光是電磁波,不需要物質傳播,速度極快。但是,這兩種截然不同的波,表現有時卻很相似。

    【聲音有音障,光也有“光障”】

    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約是340米/秒,當飛行器的速度接近這個速度時,將會逐漸追上自己發出的聲波。飛行器前面的聲波和空氣分子來不及散開,從而被擠壓得較致密,與飛行器激烈沖撞,產生圓錐形劇烈沖擊波,進而產生巨大的噪音。這種劇烈沖擊是飛行器加速的很大障礙,這個障礙與音速有關,所以稱為音障。

    也許你想不到,光的世界里也存在類似音障的“光障”(科學上叫做“切倫科夫輻射”)。當電子等帶電粒子在不帶電的物質中穿越時,如果速度超過光在介質(這里指光所經過的物質)中的速度,就會出現奇妙的現象。例如:水中,光的傳播速度是真空光速(C)的3/4,那么3/4C就是水的光障,如果有一個電子以大于3/4C的速度穿過水,水中就會出現圓錐形的藍色閃光,這藍色閃光始終位于電子的前方附近。就像飛行器超過音障時制造圓錐形沖擊波一樣,電子超過光障則會制造圓錐形藍光!

    這很奇妙啊?為什么會這樣?原來粒子以大于介質中光速的速度穿行時,會對介質中的電子產生極大的沖擊,導致電子軌道的改變,當電子重新回到穩定狀態時,就會釋放出光。這同時會大大消耗穿行粒子的能量,使粒子速度降低。因此,介質中光速是粒子穿行的光障。

    有意思的是,粒子超越光障所產生的光并不是熒光,熒光只有一種波長,而這種光是可見光波段和紫外線波段都有,其中波長越短的光所占的比例越大,也就是,粒子突破光障產生的光以紫外線為主,短波的紫光和藍光占可見光的比例較大。但由于人眼睛看不見紫外線,對紫色光也不敏感,而接收到的藍色光又較多,于是在人看來,粒子突破光障發出的光就是藍色的了。

    這種現象在核反應堆或粒子加速器附近常見,由于核反應過程中會釋放出速度極高的電子,電子速度高到超過了光在空氣中的速度,反應堆周圍就會發出藍光。藍色光強度可以顯示出核反應的強烈程度。

    這個現象經常用于估測帶電粒子的速度,由于光在一些物質中的傳播速度是已知的,讓帶電粒子穿過這些物質,看它是否發光以及發光的強度,例如光在一種玻璃中的傳播速度是2/3C,光在水中的傳播速度是3/4C,如果電子穿過玻璃時發光,但穿過水時不發光,那么電子的速度就大于2/3C,小于3/4C。

    【另一種“光障”現象】

    還有一種情況的光障現象,就是不帶電的粒子在帶電的物質(例如各種鹽類)中穿越時,如果速度超過介質中的光速,也會出現另一種奇妙的現象。一些電荷會飛速飛出,電荷的運動又激發出射電或微波范圍的電磁波。

    這種情況叫做阿斯卡亞輻射,是前蘇聯物理學家在1962年提出的,但這種現象直到2000年才被觀測到。這種輻射的產生也是因為物質中電荷受不了超極限的粒子速度,各種電荷被激發出來,電荷的運動又導致了電磁波的產生。這些能量的產生都需要消耗穿行粒子的動能,因此是粒子穿行的光障。

    阿斯卡亞輻射最吸引人的用途就是科學家在用它來捕捉中微子。中微子是不帶電的微小粒子,與一般的物質不反應,但根據阿斯卡亞輻射,中微子與離子類的物質(例如鹽)發生作用,于是科學家在地下設置了捕捉中微子的物質,當中微子穿過鹽時,就會激發出電荷,并導致微波產生。從而我們可以觀察到中微子。

    【聲音有回聲,光也有“返光”】

    在山谷中說話,聲音會被山谷反射,從而產生回聲,回聲一般與最初的聲音差不多,只是有點持續不斷而又發顫。例如,你如果面對山谷喊一聲“你好嗎?”,一兩秒后,就會傳來回聲,也是“你好嗎?”,但有可能是連續幾聲問好,一聲比一聲小,顫悠悠,在山谷回蕩。

    讓人想不到的是,光的“返光”也會重復不斷,在一定宇宙空間中“回蕩”。宇宙中經常有超新星的突然爆發,天文學家發現,一顆超新星爆發后,我們看到了,之后還會接二連三地看到這顆超新星爆發的景象,與第一次看到的景象一樣,只是影像被放大了,變得有點虛了。那感覺就像是一個像素不大的圖片,被逐漸放大了,雖然圖像還是那個圖像,但看上去變得越來越虛。天文學家告訴我們,這之后看到的一個比一個大的超新星爆發圖像就是超新星爆發的“返光”!

    回聲是聲音碰到物體反射回來再進入人的耳朵后產生的效果,光竟然也會產生“返光”!那么“返光”又是如何產生的?原來宇宙中遍布著星云和疏密不同的星際物質。這些物質的分布會形成宇宙中的“山谷”,反射突然出現的強烈光,把沿著別的方向傳播的光反射回來,再次進入眼睛,從而人就看到了“返光”。

    聲音的傳播是隨著距離傳得越遠,回聲回來得越晚,回聲越小,“返光”也是這樣,越先反射回來的光越強,隨著時間的推移,光傳播越遠,回來越晚,“返光”越來越暗淡。

    有意思的是,“返光”比回聲持續的時間長多了,一顆1572年爆發的超新星,現在還可以看到它的“返光”,2008年,天文學家還在銀河系中看到了其微弱的返光。因此,科學家可以利用返光來研究歷史上的超新星爆發,以及宇宙中過去的輝煌景象。

    在觀察“返光”的過程中,科學家還發現了一個難解的現象:上面已經說過,我們看到的返光圖像會越來越大,越來越虛。但不可思議的是,有時科學家會看到返光圖像的尺寸在幾個月內擴大了幾光年!圖像的擴大是因為光向外傳播后又被反射到地球引起的,上面的現象意味著,光在幾個月里走完了幾年才能走完的路程!這真是個驚人的現象,需要深入研究。宇宙深處好像是藏著很多秘密,等待我們去發掘。

    由這些聲與光之間的相似現象,你能找出聲與光的淵源嗎?通過對聲音的研究,是否能揭示難解的光現象謎團呢?

    • 發表于 2014-03-26 00:00
    • 閱讀 ( 973 )
    • 分類:其他類型

    0 條評論

    請先 登錄 后評論
    聯系我們:uytrv@hotmail.com 問答工具
  •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