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年7月1日,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的科學家在搬實驗室的過程中,意外地發現了6瓶被遺忘了幾十年的天花病毒。
根據國際協定,全世界的天花病毒樣本只能保存在兩個實驗室:美國亞特蘭大的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以及俄羅斯新西伯利亞的國家病毒學與生物技術研究中心(VECTOR),并由世界衛生組織(WHO)監督。

CDC的聲明稱,沒有證據表明有人曾經帶走和使用過這些病毒。由于這些病毒已被凍干,而天花病毒在凍干后就會死亡,因此NIH的生物安全工作人員認為這些小瓶子不具有感染性。

周二的一個采訪中,CDC的官員說他相信這些小瓶子是在室溫下保存的。但是同一天晚些時候,FDA的官員說,這些病毒樣本在凍庫中保存了幾十年。
CDC認為,這些小瓶子來自于20世紀50年代。那個年代,許多實驗室都保存有天花病毒。但他們仍在調查,到底是誰保存了這些樣本,以及它們為什么會出現在馬里蘭州的這個廢棄實驗室里。
ABC新聞稱,這幾個小瓶子貼有標簽“variola”,這是天花的學名。同時發現的還有一些沒貼標簽的小瓶子。7月1日,它們被發現后,便立刻被保護起來,并通知了CDC。CDC派來了3個專家,采集了瓶子中的病毒。
CDC的聲明說,7月7日,這些瓶子已被安全轉移到CDC位于亞特蘭大的高密封設施中,連夜進行聚合酶鏈反應(PCR)測試。經測試,確認這6個貼有標簽的瓶子中,確實存在天花病毒DNA,而其他的瓶子中沒有。接下來,他們將花2周的時間,測試它們是否能存活(即,能在組織培養中生長)。之后,再在WHO的全程監督下,進行銷毀。
1979年,由于牛痘的廣泛接種,人類已基本消滅了天花。為此,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還舉行了慶祝儀式。同年,全世界的實驗室同意銷毀天花樣本,或將其送至上面所說的兩個實驗室中的任意一個(美國的CDC或俄羅斯的VECTOR)。根據當時的官方說法,到80年代初,所有CDC和VECTOR以外的天花病毒都已經被消滅了。



現在的新生兒都不接種牛痘了。只有研究天花的科學家、特定的醫護人員以及有可能接觸到這種病毒的其他人群才接種,因為接種牛痘可能引起嚴重的副作用(盡管很少見)。各國政府可以存有疫苗,由于這些疫苗中并不包含天花病毒,因此并不違反國際協定。
天花這種烈性的傳染病,染病后死亡率很高。目前并沒有確定有效的治療方法。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