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接手的很多單身案例中,女生都提出希望尋找一個“靈魂伴侶”。我也一直在思考,什么叫作靈魂伴侶……
這篇文章從另一個角度提醒了人們,真實生活更可能出現的樣子。
徐志摩說:“我將在茫茫人海中尋訪我唯一之靈魂伴侶。得之,我幸;不得,我命。”感動了不少人,也讓“靈魂伴侶”成為很多人的畢生追求。但與此同時,精神病學家法蘭克·皮特曼卻從實際情況出發指出:“沒什么比‘靈魂伴侶’一說造成更多人生不幸了。”

在過去的20年,美國的離婚率接近50%,“小甜甜”布蘭妮等娛樂明星兒戲般的婚姻引起社會大眾的圍觀。在從前,人們對婚姻的要求只不過是“男人掙錢,女人持家”,但現在的要求是全方位的――伴侶要能體現自己的品位和身份,能夠理解自己,能夠幫我們自我實現……一旦某個方面有所欠缺,我們就會反省:這輩子就這樣了嗎?我的人生快樂嗎?外面的世界還有沒有更適合我的人?這種對“靈魂伴侶”的期望過大,導致人們的婚姻深受其害。
【大多數人都會覺得“性格不合”】
案例:28歲的邁克爾娜被30歲的本納多吸引,原因是他們在成長背景上存在差異,對對方產生了興趣:她在歐洲的寄宿學校長大,從小嬌生慣養;而他在紐約的貧民窟長大,從14歲開始就獨立生活。他們婚姻的頭兩年很美滿,但之后矛盾就多起來了。邁克爾娜說:“他不是在正常的家庭里成長的,所以在禮儀教養、責任心上都不是做得很好。”他是一個一點就爆的炮仗,而她卻很悶騷。每次吵架之后,她在生悶氣,而他卻認為老婆在搞冷戰。最后她不得不承認,他們倆的“性格不合”,于是提出離婚,最后成了一位有錢企業家的女友。
那個更適合自己的人,就是所謂的“靈魂伴侶”(soulmate)――他(她)能夠彌補我們的缺點,增加我們的力量……但現實中,很少婚姻或戀愛關系能夠達到這個理想境界。結果,我們一方面很在乎伴侶,卻留著一扇后門,經常審視著自己的親密關系:和別的人在一起,我會不會成為一個更開心、更有智慧、更完美的人?靈魂伴侶,成了現代人的一個謎局。
實際上,研究婚姻的心理學家認為根本就沒有“性格不合”這回事。婚姻專家黛安·蘇里稱,婚姻本來就是不和的,所有夫婦都會為一些相同的事情產生分歧。我們的想法總是過于浪漫,以為只要遇上合適的人,就不會吵架了。吵架的內容總是圍繞金錢、子女、性等,但心理學家約翰·戈特曼研究證實,保持長期婚姻幸福的夫婦在這些問題上的分歧與離婚的夫婦一樣多。
美國亞特蘭大精神病學家法蘭克·皮特曼說,“選錯了人”是一個誤區,實際上所有婚姻可以說都是“性格不合”的――夫婦都來自不同的家庭,對事物有著不同的看法。幸福關鍵在于用兩只眼來看事情:一只眼從配偶的角度看,一只眼從自己的角度看。
【“靈魂伴侶”導致婚姻出軌】
案例:杰里米是一名社工,在他二十出頭的時候和一位女商人結了婚。后來他在29歲的時候遇到了一個女心理咨詢師,在糾結了兩年以后,終于和妻子離婚,與后者同居。4年以后,他又離開了女友,盡管對方不斷提出結婚的要求。杰里米現在才意識到,和結發妻子的關系才是最穩固的,可惜自己10年前離婚的時候沒看清楚。現在他42歲,孑然一身,感慨道:“婚姻外總有更好的人,讓婚姻的穩定性變成單調無聊的感覺――女人的熱情總是很難抗拒。我傷害了別人,也傷害了自己。”
事實上,在親密關系的早期階段,特點是充滿興奮和理想。美國臨床心理學家巴里·麥克阿瑟稱:“很多浪漫的戀人期待這種興奮能夠持續到永遠。”逐漸衰退的激情經常被認為是親密關系的喪鐘。舊金山心理學家約書亞·戈爾曼說,目前的社會文化追求高質量的性生活和美滿的家庭,這勢必形成一種壓力,使人們感到留在不夠完美的婚姻里,不能使自己幸福快樂,是一種懦弱的表現。本來不滿與失望是婚姻中正常的反應,但人們向完美的標準看齊,就變得不能忍受了。戈爾曼建議即使婚姻平淡――注意,只是平淡而已,而沒有不可協調的嚴重沖突――也要堅持下去,特別是當你有了孩子以后。
【婚姻功能變得形而上】
忠誠的婚姻關系能夠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包括經濟上的利益。芝加哥大學社會學家琳達·威特研究發現,已婚人士在財務上更穩定,比單身人士有更多資產。對于女性而言,這種差別是很巨大的。已婚人士比單身人士活的壽命更長,對男性尤其如此,夫婦們的生活質量也更高。威特說,雙方在一起生活的時候能夠整合大家的資源和專業技能,例如在烹飪和理財上,于是提高了生活的標準。一般而言,女人能讓男性停止一些單身漢時代的壞習慣,督促老公們多做運動、多吃蔬菜,從而改善男性健康。而且,不去比較自己伴侶和別人的床上功夫的人在性愛方面表現得更好,也更容易滿足。人生的美好,不一定要通過親密關系來實現――統計數據顯示,婚姻質量一般的人和婚姻很有激情的人同樣可以過得很好。
世易時移,今天的人們對婚姻的要求大大提高了。美國賓州州立大學社會學教授保羅·阿瑪托認為,在婚姻問題上考慮自我實現和人生快樂,還是近年來才出現的潮流。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在對美國高中和大學學生的調查中發現,大多數人結婚的目的是為了建立家庭和生孩子。今天大多數的調查卻發現,人們是為了愛而結婚。這強調了婚姻的感情方面,但卻讓夫婦們對將要面臨的現實問題準備不足。過分關注我們自我實現的潛能,容易把配偶當成自我實現的手段。
【一姐說】
誰都有權尋找靈魂伴侶,但實際上,你會發現,在你的人生中,靈魂伴侶并不一定會以你老公或者老婆的形式出現。
這是因為,靈魂和柴米油鹽醬醋茶的種種婚姻瑣事在形式上是相沖突的。當你忙完了一天工作,回家看到一個喜歡把襪子滿地扔的不愛干凈的老公。你很難再花前月下談靈魂,更可能多的情況是,直接把臉一板,要么去揀襪子,要么費心思強迫對方揀襪子。在處理襪子這種事的時候。。。。你很少能想到靈魂。
可以尋找靈魂伴侶么?當然,只是當人們理所當然地認為“只有相愛才可以進入婚姻”的今天,千萬不要忘記另一條顛簸不破的定律:愛情不夠穩固,不易長久,容易破碎。這和我們尋找的堅如磐石的婚姻有本質的沖突。
所以,婚姻,注定是一場修行。
(微信公眾號:申江一姐;WeMedia成員)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