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美國埃博拉患者是怎么活下來的?

    兩位在非洲因為救治埃博拉病人而被傳染的美國醫護人員,經過精心治療,最近康復出院。那么,他們是否具備了對埃博拉病毒的免疫能力?

    有關專家很謹慎地說,應該具備了對他們所感染的那型埃博拉病毒即最兇狠的扎伊爾型的免疫能力,但是不能打包票。對其他幾型埃博拉病毒免疫力的情況尚不得而知。

    為什么不驗證一下?不敢,因為風險太大,也不道德。

    目前這次埃博拉大流行,感染者存活率47%,也就是說,有不到一半的存活機會。那么如何才能成為這47%?

    這兩位美國人究竟是如何痊愈的,現在很難定論,日后依然很難定論。他們之中一位接受了痊愈者的血清,他們還接受了試驗性藥物治療,并且接受了最先進的醫療護理,很難說清是什么原因使他們痊愈的。

    埃博拉流行,從一開始聳人聽聞的死亡率90%,到現在的53%,說明了一個問題:醫療護理的重要性。盡管沒有有效的療法,但通過高質量的醫療護理,是可以挽救很多甚至大部分患者的生命的。這一點在黃熱病、禽流感等烈性傳染病上都被反復證明了。以前疫區埃博拉患者死亡率高,是因為疫區的醫療水平很差。目前,全球合作全力以赴地對埃博拉患者進行醫療護理,埃博拉患者的死亡率還會進一步下降。這是國際援助的功勞,是包括中國醫生在內的各國醫生冒著生命危險奉獻的結果。

    埃博拉在非洲猖獗的一大原因正是醫療水平低下和衛生狀況惡劣,因此兩位美國患者極有可能得益于先進的醫療護理。這是患埃博拉后生存指南第一也是最重要的一點。

    痊愈者是否具備免疫能力,證據是痊愈者的血清中存在能夠中和埃博拉病毒的抗體。在目前的情況下,給予感染者這種血清是一個不得已的辦法,但并沒有經過任何試驗證明其確實有效。迄今為止,還沒有痊愈者再次暴露于埃博拉病毒后的任何資料,所以無法確定是否真的具備免疫力,也無法得知這種免疫能力是否能夠免疫其他型。

    免疫功能在對抗埃博拉上似乎也有一定的效果。埃博拉病毒和艾滋病毒有些相似,感染人體后殺死CD4和CD8淋巴細胞。如果感染者的免疫功能很強,在埃博拉病毒攻擊下,如果還能剩下不少CD4和CD8淋巴細胞,患者存活的機會就會更大。反之,如果免疫功能失控,病毒就會釋放出炎癥分子,使得毛細血管破裂、血壓下降、多器官衰竭,以至死亡。

    在基因水平也似乎有某種相關性。2007年的一項研究發現,人白細胞抗原B的不同變異與埃博拉病人的存活率有關。有B*07和B*14變異的人感染埃博拉病毒后存活率較高,而有B*15和B*65變異的人感染埃博拉病毒后死亡率較高。

    更讓人驚喜的是有一種叫NPC1的基因變異在體外實驗中能夠達到對埃博拉病毒耐受,不會被感染。有這種突變的人細胞不會被埃博拉病毒感染,但并沒有做過也不能做人體試驗。

    這種變異在歐洲人中的比例是1:300~1:400,可以說相當低。但在加拿大新斯科舍居民中達到1:10~1:26。那地方離埃博拉流行區足夠遠了,這種變異和埃博拉流行的進化篩選沒有關聯。對于非洲人的NPC1變異情況還沒有研究數據。

    上面這幾點都有很大的風險,一旦不管用沒準就有生命危險。埃博拉生存指南最重要的是預防——盡一切可能不被埃博拉病毒感染。

    預防上最靠譜的本來是疫苗,但埃博拉疫苗還沒有研制成功。其實,對于這種區域性流行的烈性傳染病,并不一定要接種疫苗,黃熱病就是一個例子。黃熱病的死亡率也很高,但只在非洲和美洲部分地區流行,因此即使已有有效的黃熱病疫苗,也沒有全民接種,只有去疫區才接種。所以,雖然還沒有埃博拉疫苗,那么不去疫區就是了。

    埃博拉病毒雖然兇猛,但傳播能力并不強,專家認為不太可能經過飛機傳播。預防埃博拉的衛生措施也比較簡單,采取不接觸病人體液、不接觸靈長類和蝙蝠之類野生動物、勤洗手等措施就可以了。

    (作者:京虎子)

    • 發表于 2014-09-09 00:00
    • 閱讀 ( 1070 )
    • 分類:其他類型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相關問題

    0 條評論

    請先 登錄 后評論
    聯系我們:uytrv@hotmail.com 問答工具
  •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