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中國人有哪些奇怪的婚戀觀?

    按:王菲和謝霆鋒重拾舊愛了,由于這事兒牽扯到了張柏芝、李亞鵬、謝霆鋒的2個孩子、王菲的2個孩子,很久沒見過這么大陣仗的人民群眾坐不住了,要來點評一番。其中涌現了不少奇葩言論和婚戀觀,讓人不由感慨從五四到今天,那么些個思想真是白解放了。一起來欣賞一下國人有哪些奇怪的婚戀觀。

    老女人談戀愛是笑柄

    微博上有觀點如是:“張柏芝以后至少身邊有帥兒子,謝霆鋒以后身邊只有一個老女人”,還有人說王菲已經45歲了還戀愛“老不正經”“為老不尊”。

    英國犀利的小說家毛姆曾寫到:“陷入愛情而又不使自己成為笑柄,三十五歲是最大的年限。”

    大概發出這樣評論的皆是毛姆信徒,認為戀愛只是年輕人的特權,倘若人到中年還心思活泛,期望過多姿多彩的感情生活,便是不正經的“異教徒”,為人取笑。

    當然,變成笑柄的自然不會是男人,不是有個異常著名的金句:無論20歲、30歲、40歲還是50歲的男人,始終都喜歡20多歲的女人。老男人們可以在飯桌酒桌上大談女人,講黃段子證明自己魅力,也可以用資歷、金錢換來年輕女孩的愛情。

    變老了的女人則不可以,哪怕是身材仍如少女,面孔依舊好看,頭頂天后王冠的王菲也不能愛上少年,“晚節不保”。

    這一觀點的信徒有男有女,他們眼中45歲中年女性的理想生活,一定拋棄了世俗的男女之情,在更能大有作為的廣場舞江湖。

    從一而終的才叫真愛

    “如果那么多年王菲和謝霆鋒都一直死等對方,沒有跟別人結婚,這才叫真愛。他們的真愛如此收放自如,讓我有點惡心。”看起來這話好像有點道理?

    電影里的婚禮誓詞不是也這么說的,“無論是順境或是逆境、富有或者貧窮、健康或者疾病,我將永遠愛你、珍惜你直到老去。”

    事實是否真的如此?真愛本就該一條路走到黑?先來看著名心理學家桑代克做的迷箱實驗。

    把一只饑餓的貓放入迷箱,迷箱外有食物,在貓第一次逃出迷箱后,再將其放回去,如此反復。

    桑代克發現,多次嘗試后,貓逃出迷箱需要的時間越來越少,在此基礎上,他提出了試錯理論:當某一行為不能產生滿意效果時,就會作出其他反應,直到最終結果滿意為止。

    貓如此,人亦然。

    2013年《人民文摘》的一篇報道稱,美國的離婚率約為50%;而信奉“從一而終”的中國離婚率連續十年走高,2013年北京的離婚率達到39%,上海緊隨其后達38%。

    數據證明,忠誠誠然可貴,但婚姻自由、戀愛自由給了我們更多的“試錯”機會。

    多次婚姻,或多段戀情,不代表沒有付出真感情。人這輩子也不會只愛一個人。人經常要靠“不喜歡”“不適應”來認清自己、尋找道路。適應能力強并不天然是優點,生活的意義也在于否定錯的、壞的、不想要的。

    從一而終的未必是真愛,如果感情無法維系坦誠相待可能更好。好多人看似在感情中兢兢業業,“經營”“維護”,未必比不斷試錯的人更幸福。

    談那么多次戀愛的一定不正經

    這里面既有罵王菲離婚2次了還姐弟戀是騷貨的,也有罵張柏芝艷照曾經遍地傳是騷貨的。總之,談那么多次戀愛就是“淫蕩”。

    作者侯虹斌形象地把這批人稱為“三觀正”:堅持大房原教旨主義,堅持貞操至上,堅持原配至上。

    婚姻是這些堅持大房至上的女性,包括年輕女性所傾慕的體制,但求當個原配撈房子。為了能進入體制當個合格的體制內人士,一切游離于婚姻限制外的、更加多樣的人生都要殺伐之。

    那些兩性經歷豐富,不局限一段婚姻者,自然就是她們口中的“蕩婦”,這種行為也有個專門的名詞,叫“蕩婦羞辱”,并且蕩婦羞辱帶來的危害還不小。

    “蕩婦羞辱”,指人們貶低或嘲笑某些女性的可悲現象。只因為她著裝性感、享受性愛、經常做愛或者純粹只是有人“謠傳”她經常做愛。

    首先,只要女性有意愿、心理和身體都做好準備、環境安全可靠,那么她可以自己選擇談幾次戀愛,和誰做愛,這并沒有錯。但“蕩婦羞辱”讓女性認為性是一件壞事。

    其次,這種“蕩婦羞辱”也助長了“強奸文化”的合理化,它傳遞出一種觀念,“強奸蕩婦”沒什么大不了的,因為她們自己犯賤;而強奸本身的罪責在強奸犯,并不是由于女性是否享受性愛、是否穿著暴露、是否是性工作者。

    為了孩子也不該離婚

    王菲和謝霆鋒復合,大批網友奔赴竇靖童的微博,各種批評叫罵,稱兩人未考慮過孩子的感受,他們各自的2個孩子可慘了。

    普通人家,夫妻離異,孩子自然是最大的受害者。從物質層面說,只是贍養費,就能讓許多人撕破臉打破頭。但明星在這個層面上來說,要灑脫的多,并不存在離婚后讓孩子物質生活得不到保證的情況。

    從精神層面上說,孩子在父母的陪伴關愛下長大確實很重要,但是明星們即使不離婚,除非隱退,很難真正做到有空陪伴孩子。《爸爸去哪兒》這個節目為什么紅火?如果明星爸爸們平日里都非常顧家,哪里會鬧出來不會做飯不會給孩子梳頭的笑話。

    那些以“孩子的不幸”進行討伐的,也許大部分是在現實生活里為孩子而活。有幸福的父母比有完整的家庭更重要,可幸福對世人來說太難,完整則相對容易,只需要忍受即可。這種無私的偉大,比起被討伐的自私來說,或許怯懦地多呢。

    也許我們將來都能像王菲那樣戀愛?

    有專欄作家無比熱情洋溢寫下了《也許我們將來都會像王菲那樣戀愛》,文中說,在王菲身上,你可以看到,愛就是愛,它無關名利、婚姻、歸屬感。我舉雙手贊成這句話,但是我們將來真能像王菲一樣戀愛嗎?

    想象一下,如果王菲和謝霆鋒,每天坐公交擠地鐵,每月一半的收入還房子貸款,離婚還要考慮孩子撫養、老人贍養一堆問題,他們有這么瀟灑嗎?

    《中國新聞周刊》近日的報道《性煩惱的假象》一文中說:從社會學的角度來看,婚姻承載了5大功能:性生活的固定配對、經濟維系、共同撫養孩子、感情維系,和擴大社會鏈接網。

    根據調查,2010年,中國的現存婚姻中,有1/5已經切切實實收到了婚外性的威脅,但這些夫妻確實沒有離婚。

    對于普通人來說,離婚的成本太高了,單獨撫養孩子、照顧老人,社會關系網斷裂,失去固定的性伴侶等等。明星們則不一樣,他們有資本和能力去逃離一段不滿意的婚姻,并且不為現實所累。

    所以無論你為誰搖旗吶喊,看看得了,王菲和謝霆鋒的復合對普通人沒有太多的參考價值,用更精練的語言概括下就是:與你何干。

    • 發表于 2014-09-25 00:00
    • 閱讀 ( 1012 )
    • 分類:其他類型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相關問題

    0 條評論

    請先 登錄 后評論
    聯系我們:uytrv@hotmail.com 問答工具
  •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