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車哥”這位在江陰前后倒了20次車,并且刮擦旁邊轎車多達15次的“神”司機近日成為了網絡流行詞。
據原視頻顯示,“倒車哥”駕駛的小轎車從一個標準車位倒出,竟然花了足足10分鐘,前后倒車20次,刮擦旁邊一輛轎車多達15次。更令人大跌眼鏡的是,好不容易把車倒出車位后,司機竟然不顧旁邊被刮擦的轎車揚長而去。這一幕被停車位前的攝像頭拍下,視頻被人發布上網后,該司機也被網友封為“倒車哥”。目前,該司機涉嫌肇事逃逸,警方已扣留他的駕駛證,下一步將作出具體處罰措施。

那么,問題來了——倒車技術哪家強?
很顯然倒車出庫這項駕駛員必備技能是在駕校“樁考”和“側方停車”練習時需要掌握的,但是,與樁考、側方停車“記點”、“記方向盤圈數”、“考不過可以補考”不同的是,實際倒車出入車庫過程中,周圍往往是墻體或者其他車輛,而不是幾根對車輛不會造成損壞的木樁。倘若駕駛員技術不夠過硬,那就會像這位“倒車哥”一樣,或倒不出來、或刮傷自己和其他車輛。
那么,問題又來了——我“手潮”還不能倒車了么?
答案是否定的,二十一世紀的今天,“馬路殺手”層出不窮。每個駕駛員的駕駛技能參差不齊,對于那些“手潮”的司機們,我們往往只能用“人艱不拆”來形容。
為了滿足新手司機們安全出入車位的需求,眾車企紛紛推出了諸如:駐車雷達、全景攝像頭、自動泊車入位等功能。畢竟,辦法總比問題多。
辦法一:駐車雷達
駐車雷達是倒車時或泊車時的安全輔助裝置,一般分為前雷達和后雷達。
前雷達是根據蝙蝠在黑夜里高速飛行而不會與任何障礙物相撞的原理設計開發的。前雷達探頭裝在前保險杠上,探頭以大約45度角輻射,上下左右搜尋目標。它最大的好處是能探索到那些低于保險杠而司機從車內難以看見的障礙物,并報警,如花壇、玩耍的小孩等。
后倒車雷達是汽車泊車或者倒車時的安全輔助裝置,由超聲波傳感器(俗稱探頭)、控制器和顯示器(或蜂鳴器)等部分組成。能以聲音或者更為直觀的顯示告知駕駛員周圍障礙物的情況,解除了駕駛員泊車、倒車和起動車輛時前后左右探視所引起的困擾,并幫助駕駛員掃除了視野死角和視線模糊的缺陷,提高駕駛的安全性。
擋位桿掛入倒擋時,倒車雷達自動開始工作,當探頭偵測到后方物體時蜂鳴器發出警示,當車輛繼續倒車時,警報聲音的頻率會逐漸加快,最后變為長鳴音。
辦法二:全景攝像頭
為了解決倒車影像系統不能全面照顧周圍視角的問題,有些廠家開發了全景攝像頭。這套系統的核心就在于在車頭、車側增加了多個攝像頭,從而能夠獲取車輛周邊的實時影像。
這些圖像數據會先被回傳給圖像處理單元。在圖像處理單元中,電腦將對它們進行變形、拼接處理,從而形成一張從車頂鳥瞰的俯視圖。這樣獨特的視角可以很好地幫助缺乏“車感”的駕駛員去理解自己的走向和位置。
如果怕鳥瞰圖會影響對細節的觀察,還可以通過切換畫面在顯示器中選擇其他方向獨立的視圖。這就保障了在倒車時可以兼顧多個方向的情況,再輔以雷達測距,倒車入位的難度大大降低。
辦法三:自動泊車入位
自動泊車入位就是系統能夠自動幫你將車輛停入車位,對于新手來說是一項相當便捷的配置。目前采用自動泊車入位的品牌有奔馳、雷克薩斯、大眾和斯柯達等,當然根據系統的不同,自動泊車入位的操作方式也有不同。
大致上,自動泊車入位系統能夠將車輛停入與車道垂直的車位,并且整個過程完全自動。駕駛者只需要在導航系統的顯示屏上選擇所顯示的可選停車位,并將變速桿推至“P”檔,然后下車,通過遙控鑰匙指揮車輛完成自動泊車入位。當然,駕駛者也可以選擇留在車內。當然,駕駛者依然要負責任地確保車輛周圍有充分安全的停車空間。
結語
“科技讓生活更精彩。”眾多的泊車輔助功能固然可以幫助“手潮”司機輕松將車出入于車位,但這些配置相對高昂的售價,也讓很多消費者望塵莫及。況且,在高端的技術也不能應對任何多變的客觀環境。因此,自身駕駛技術過關才是硬道理!友情提示苦惱于“揉庫”的司機盆友們,倒車技術哪家強?勤學苦練不能慌!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