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暴力犯罪與基因有關?

    芬蘭科學家研究發現,5%到10%的嚴重暴力犯罪都歸咎于兩種基因,每一種基因都能夠修改大腦活動。這些發現并非第一次將犯罪傾向與基因聯系在一起,而且其它專家也就研究的局限性和人類行為的復雜性提出了批評意見。

    然而這項研究的負責人,斯德哥爾摩卡羅林斯卡學院的Jan Tiihonen教授提出,越來越多的證據都指向基因對于暴力犯罪行為的影響,如果這兩種基因并不存在,芬蘭的暴力犯罪行為或許將下降5%到10%。

    Tiihonen教授稱:“但是我們無法確定是什么機制導致這種狀況。我們已經觀察了對于暴力行為有著相對較大影響的兩種基因,但是也可能存在數十或者數百種有著較小影響的其它基因存在。在這項研究中進行‘犯罪測試’是不可行的。”

    這項研究分析了芬蘭監獄中895位罪犯的基因,研究人員發現一種單胺氧化酶A(MAOA)的變異基因類型在那些承認10次或以上嚴重暴力行為的犯人當中更普遍。Tiihonen教授稱,這就表明這種基因在確定或者控制極端暴力行為中起著作用。

    第二種基因名為鈣粘蛋白13(CDH13),這種基因參與大腦與細胞間的交流,而且已經被確定與沖動行為的控制有聯系,它也在這項研究中被發現與極端暴力犯罪有關。研究推斷,保守估計在芬蘭約有5%到10%的嚴重暴力犯罪可歸咎于特殊的MAOA和CDH13基因。

    然而Tiihonen教授稱,盡管我們清楚40%擁有這種變異基因的人們不會成為暴力罪犯,但最終的研究無法確定是否在教養和基因遺傳之間存在一種類似的交互作用。牛津大學神經科學教授Jan Schupp稱:“把它們稱為‘暴力基因’有點太夸張,這些基因與許多其它因素共同造成人們有點難以控制暴力沖動,但是它們并不會預先決定你的犯罪生涯。”

    (編譯:過客)

    • 發表于 2014-11-05 00:00
    • 閱讀 ( 967 )
    • 分類:其他類型

    相關問題

    0 條評論

    請先 登錄 后評論
    聯系我們:uytrv@hotmail.com 問答工具
  •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