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主體是獨立于其他業務記錄和報告業務或財務信息的組織。會計主體必須在商業環境中進行公平交易產生的經濟交易;這些交易表明該實體是一個合法的企業,擁有重要的財務信息,必須向內部或外部用戶報告。會計實體可以是獨...
會計主體是獨立于其他業務記錄和報告業務或財務信息的組織。會計主體必須在商業環境中進行公平交易產生的經濟交易;這些交易表明該實體是一個合法的企業,擁有重要的財務信息,必須向內部或外部用戶報告。會計實體可以是獨立的企業,也可以是母公司的子公司或個別部門。子公司或分部的會計實體必須有其財務信息與母公司的財務信息或報表分開報告。母公司在與其子公司進行業務運營時必須遵守特定的會計或法律規則。

主要丑聞在21世紀初震動了會計行業。為了被視為獨立的商業運作,會計實體擁有的有表決權的股份不應超過另一家公司的50%。一般公認會計準則(GAAP)要求母公司在持有另一家公司50%以上有表決權股票時,應在合并財務報表中報告業務信息。這一規定同樣適用于所有權母公司在子公司中所占的比例。母公司與單個會計實體之間的持股比例是決定各公司如何在財務報表中報告業務信息的基本準則

在2001年的重大會計丑聞中,安然試圖將重大的商業損失和債務轉移給特殊目的實體,以使其公開發布的財務報表中沒有負面的財務信息公司在報告個別會計實體或子公司業務的財務信息時應極其謹慎。試圖將母公司所欠的主要債務或其他負債轉移給單獨的會計實體可能會產生嚴重的法律后果。轉移收入或從會計實體到母公司的商業資產也會產生嚴重的復雜情況,因為這會給私人投資者提供虛假信息。在使用單獨的這些獨立的調查可以追溯到21世紀初,當時一些重大的會計丑聞震動了會計行業。在2001年的重大會計丑聞中,安然(Enron)試圖將重大的商業損失和債務轉移給特殊目的實體,以避免其公開發布的財務報表中出現負面財務信息這種轉移財務信息的行為后來被聯邦監管機構視為違法行為;安然公司被迫重述其前幾個會計期間的財務報表收益,導致經營虧損,而非利潤。安然現在被認為是不當使用單個會計實體的典型例子歪曲財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