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經濟共同體是意大利、法國和德國于1957年在羅馬簽署的一項條約的名稱,該條約還包括比利時、盧森堡和荷蘭,當時被稱為比荷盧三國。歐洲經濟共同體條約旨在使成員國團結起來,幫助加強其軍事和經濟實力。成員國成立了議...
歐洲經濟共同體是意大利、法國和德國于1957年在羅馬簽署的一項條約的名稱,該條約還包括比利時、盧森堡和荷蘭,當時被稱為比荷盧三國。歐洲經濟共同體條約旨在使成員國團結起來,幫助加強其軍事和經濟實力。成員國成立了議會來管理條約。歐洲經濟共同體最終被稱為歐盟(EU)。

盧森堡是歐洲經濟共同體的成員,該共同體于1957年通過條約實施歐洲經濟共同體的主要目標之一是在成員國內部建立貿易關系。人們認為,該條約將導致公平貿易,給不發達地區帶來繁榮。成員國同意制定限制各國商業貿易的貿易政策以這種方式,他們希望能夠對價格和創造就業機會進行一些控制。成員國希望實現的經濟發展是建立在后來被稱為"四個自由"的基礎上的,這將確保成員國之間的人員、貨物、貨幣和服務的自由運輸

荷蘭是歐洲經濟共同體的一部分歐洲經濟共同體的另一個主要目標是發展原子能。在這期間,許多國家都在努力發展民用和軍用的原子能。它們共同組成了歐洲原子能共同體,后來被稱為歐洲原子能共同體。與其他許多核計劃不同,歐洲原子能共同體的既定目標是只為和平的國內目的發展核能,最初的六個成員國都沒有一個國家足夠富有,能夠啟動這樣一個計劃,但通過集中資源,它們得以加入核共同體1957年至2005年,歐洲經濟共同體經歷了許多變化,增加了許多新成員國。與該條約有關的最重要事件之一是丹麥、愛爾蘭的加入,這些國家在1972年簽署了條約,希臘在1979年緊隨其后。到1994年,西班牙、葡萄牙、瑞典、芬蘭和奧地利簽署了該條約,使成員國總數增加到15個。到2005年,大量東歐國家也簽署了該條約,歐盟成員國總數達到27個。組成歐洲經濟共同體的27個國家被稱為歐盟。歐盟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強大的聯盟之一。它們共享一個共同的市場歐盟的貿易政策被認為是有史以來最成功的貿易政策之一

歐盟最初被稱為歐洲經濟共同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