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正在工作的電氣工程師反對放松管制的人喜歡指出,與航空業不同的是,消費者的需求不會因成本而波動。在寒冷的冬天,人們仍然必須給家里取暖,就像他們必須在炎熱的夏季給他們降溫一樣從本質上講,即使在供應波動的情況下,電力需求基本上仍然是固定不變的。他們說,如果沒有一個反應靈敏的市場,放松電力管制就不會像原來那樣起作用,比利時和英國是唯一成功地完全解除對電力行業管制的國家。歐洲其他國家則維持著公私合營的混合模式,政府負責對用戶的電力監管,而私營部門則負責發電。在亞洲,香港提出了解除電力管制2019的提議,50%的解除管制目標是2014。該計劃希望消除電力壟斷領域,但如果私營企業太少,可能會適得其反。整合到中國的電力結構也可能導致并發癥和服務中斷。20世紀90年代,美國邁出了放松電力管制的第一步。雖然服務提供商仍受政府監管,但發電公司可以在公開市場上出售電力。即使在服務提供商放松管制之后,然而,為家庭和企業輸送電力的物理線路仍然受到管制,人們發現,在放松管制地區的用戶比仍受政府管制地區的用戶支付的電費要高。盡管放松管制并沒有完全按照計劃運作,這并非沒有一些好處,在某些情況下,發現電力需求波動不大,促使電力公司開發一種更有效的電費方式在批發市場上,價格波動會根據時間和天氣狀況等因素而變化。未來,電力客戶可能會利用這些波動,通過安排大量用電來配合更便宜的價格。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