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歷效應是指基于日歷某些方面的感知指標或趨勢。與股票表現和一般市場表現有關,日歷效應背后的基本思想是,一年中有一些特定的時間可以依賴于特定的條件來發展,這些穩定的趨勢被理解為是一致的,并且可以高精度地預測 日...
日歷效應是指基于日歷某些方面的感知指標或趨勢。與股票表現和一般市場表現有關,日歷效應背后的基本思想是,一年中有一些特定的時間可以依賴于特定的條件來發展,這些穩定的趨勢被理解為是一致的,并且可以高精度地預測

日歷效應確定了可能出現特定情況的特定時間。有一些眾所周知的日歷效應例子,許多投資者認為這些例子是高度可預測的在所有的日歷效應策略中,最受歡迎的可能是一月效應,這種日歷效應基本上表明小盤股將在12月的最后一天開始上漲,并將持續到1月的第五個交易日這種日歷效應的優點很大程度上要歸功于這樣一個事實,即在這個時候通常會有大量的銷售,最后一輪的拋售有助于創造稅務損失,這是在做第四季度稅務報告時可以看到的,有助于投資者快速籌集假期和節后現金,在這個小的機會窗口,那些想搶購好的股票的人也加入了拋售的行列馬克·吐溫效應也是另一種一些投資者信誓旦旦的日歷效應。根據作者馬克·吐溫的一句話,這一日歷效應背后的理論是,10月份的股票收益率比歷年任何其他30天的時間都要低。雖然對這一理論的歷史支持有點參差不齊,但支持者們很快就指出,1929年和1987年的股市崩盤都發生在10月份日歷效應的第三個例子被稱為萬圣節指標。這個概念基本上是說,從11月到次年4月,股市明顯走強,投資者會在5月份拋售,然后讓他們的資產一直持續到下一個10月,通常是月末。這種特殊的日歷效應似乎有相當多的歷史細節來支持這一理論。許多萬圣節指標的支持者建議人們在夏季休假和度假幾個月可能導致市場疲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