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神星是一顆矮行星,是火星和木星之間小行星帶上最大的天體,其尺寸為975×909公里,約為月球的四分之一大小。谷神星的軌道距離太陽3 AU,其平均表面溫度約為~167 K(-159°F),雖然在正午,它的溫度可能上升到235 K(約-38°C),但谷神...
谷神星是一顆矮行星,是火星和木星之間小行星帶上最大的天體,其尺寸為975×909公里,約為月球的四分之一大小。谷神星的軌道距離太陽3 AU,其平均表面溫度約為~167 K(-159°F),雖然在正午,它的溫度可能上升到235 K(約-38°C),但谷神星可能有一個稀薄的大氣層,并伴有表面霜凍。

當美國宇航局的"黎明"號探測器于2015年3月抵達谷神星時,它在矮行星上遇到了兩個亮點';當意大利天文學家朱塞佩·皮亞齊于1801年1月1日發現谷神星時,它被認為是一顆行星,但在1850年,天文界將它重新歸類為小行星。這個名稱持續了150多年,直到2006年,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將它與跨海王星天體冥王星(Pluto)和厄里斯(Eris)一起重新歸類為矮行星。谷神星以羅馬植物之神的名字命名。

雖然沒有在太陽系的許多圖表上列出,矮行星谷神星的軌道位于火星和木星軌道之間的空隙內。谷神星沒有被歸類為真正的行星,因為它不符合行星的一個必要的標準,也沒有清除其軌道周圍的區域。與冥王星和厄里斯一樣,谷神星也嵌入在小行星帶中,盡管谷神星是一顆矮星,但它的質量約占小行星帶的三分之一。與附近三顆最大的小行星,4顆灶神星,2顆帕拉斯星和10顆海吉亞小行星,谷神星的質量占了整個小行星帶總質量的一半。

2015年抵達谷神星的"黎明"號探測器,由離子引擎驅動谷神星的強大望遠鏡圖像無法提供高分辨率,而且多年來在谷神星上觀察到了神秘的特征變化。1995年哈勃太空望遠鏡觀測到的一個黑點被命名為"皮亞茲,"但隨后用高分辨率凱克望遠鏡進行的觀測沒有發現它的蹤跡。哈勃望遠鏡2003年和2004年的圖像顯示了一個神秘的白斑,其性質未知。該白斑可能是一個反射的冰片。目前還沒有太空探測器訪問谷神星。2007年9月27日,美國宇航局發射了黎明任務,它將在2011年探索小行星4灶神星,然后在2015年到達谷神星。經過一年的軌道運行,它將逐漸靠近,從距谷神星表面5900公里到700公里。

天文學家使用太空望遠鏡來檢查谷神星和太陽系中的其他物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