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定義,標準重力是一個物體在真空中或接近地球表面時的加速度,它的數值定義為9.80665米/平方秒(m/s2),即32.174英尺/平方秒,用g0或gn表示。標準重力是離心加速度和重力的結果也被稱為自由落體引起的標準加速度、標準重力...
根據定義,標準重力是一個物體在真空中或接近地球表面時的加速度,它的數值定義為9.80665米/平方秒(m/s2),即32.174英尺/平方秒,用g0或gn表示。標準重力是離心加速度和重力的結果也被稱為自由落體引起的標準加速度、標準重力加速度和標準地球重力。

標準重力也稱為自由落體引起的標準加速度。標準重力(g0)值四舍五入到9.807 m/s2,代表基于海上自由落體物體的中間值緯度45度的水平面。標準重力常數廣泛用于氣象目的,但實際值因物體的具體位置而異。地球上平均海平面加速度實際上略小于9.807 m/s2。國際標準重力單位為米/平方秒,與加速度和比力相同。比力用牛頓每千克(N/kg)表示。因此,很明顯,標準重力是力的函數,用牛頓表示,質量用千克表示。因此,標準重力也可以寫成9.807 N/kg。這個表示法表明,每千克質量與一個相當于9.806牛頓的標準重力場有關,也就是我們所定義的地球上的重量。重量的實際測定可能會更好地計算,特別考慮到基于海拔或緯度的局部重力加速度。海拔高度的調整,緯度和地球半徑可以被考慮在內,以顯示一個物體在高緯度時的重量會比它靠近赤道的地方重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地球是橢圓形的,這就產生了赤道處最弱、兩極最強的引力。標準重力測量是1901年在第三屆Génèrale des Poids et Metures會議(CGPM)上制定的。CGPM世界會議于1901年召開,以澄清質量與重量的定義。第一次會議于1889年開始每四年召開一次會議,授權國際單位和計量體系的公制計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