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晷儀是一種借助太陽光來發送光信息的裝置。日晷儀的使用可以追溯到古代世界,在那里,許多文化都使用反射的陽光在相當長的距離上發送信息或信號。直到20世紀70年代,日晷儀是由一些軍隊發行的,以便在其他通信方式出現故障...
日晷儀是一種借助太陽光來發送光信息的裝置。日晷儀的使用可以追溯到古代世界,在那里,許多文化都使用反射的陽光在相當長的距離上發送信息或信號。直到20世紀70年代,日晷儀是由一些軍隊發行的,以便在其他通信方式出現故障時,人們可以保持通信線路。

一些軍隊使用了日晷儀或能夠在陽光的幫助下發送信息的設備作為通信手段。從發光物體反射的陽光可以攜帶相當長的距離,尤其是在有人在尋找它的時候。歷史上無數的人類都注意到了這一點,并利用它發揮了他們的優勢。19世紀80年代,幾位發明家開發了日晷儀,如19世紀70年代在中東使用的曼斯日晷儀,以及19世紀80年代。這種裝置由一個安裝在支架上的發光物體組成。要使用它,物體可以旋轉或關閉以產生一系列的光脈沖,觀察者可以讀取這些光。這些傳輸通常是用莫爾斯電碼完成的,莫爾斯電碼是通過一系列長短傳輸來傳遞信息的。日晷儀也可以是設置在中繼裝置中,信息通過一系列日晷儀進行遠距離傳輸。作為通信設備,日晷儀有許多缺點。第一,它僅限于白天在視線范圍內使用,如果有云層覆蓋,它可以干擾設備的運行,傳輸也可以被任何碰巧正在觀看的人截獲,這可能需要人們使用代碼這又需要維護和更新代碼,使敵人無法破解代碼和讀取截獲的信息。然而,日晷儀也有一些優點,它不受干擾,可以在干擾系統工作時進行通信,也不受電源和設備功能的限制,甚至如果日晷儀損壞了,只要反射部分完好無損,就可以用它發送信息。學習莫爾斯電碼的學生有時喜歡把日晷儀當作一種交流手段。在練習或演示日晷儀時一定要小心,因為當反射光直射到某人身上時,會損害眼睛。它也會瞬間眩目,這對駕駛者、飛行員和其他駕駛機動車輛的人來說是一個主要問題。當使用日晷儀時,人們應該注意確保他們始終知道光的照射方向,設備不使用時應蓋上或蓋上百葉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