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標準白熾燈的工作原理與100多年前發明白熾燈時基本相同。托馬斯·愛迪生在1879年發明了燈泡,盡管英國的約瑟夫·斯旺爵士是在1878年提出這個想法的,但當時的許多發明家都在試圖創造一種光源來取代不僅危險的蠟燭和...
今天,標準白熾燈的工作原理與100多年前發明白熾燈時基本相同。托馬斯·愛迪生在1879年發明了燈泡,盡管英國的約瑟夫·斯旺爵士是在1878年提出這個想法的,但當時的許多發明家都在試圖創造一種光源來取代不僅危險的蠟燭和油燈,但是骯臟。到世紀之交,數百萬家庭已經用不起眼的電燈泡代替了火和油。

燈泡。在最基本的層面上,燈泡是通過激發原子釋放光子來工作的。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光子都能發出可見光。事實上,大部分的輻射都是以熱而不是可見光。因此,按照當今的標準,燈泡并不是非常有效的光發生器。

閃爍的熒光燈有可能引發癲癇發作。現代燈泡是一個充滿惰性氣體的薄玻璃室,通常是氬氣。兩個金屬棒從燈泡底部的觸點向上伸入燈箱。鎢絲連接著燈桿。鎢是燈泡的關鍵元素,因為它的熔化溫度非常高。當電通到燈泡上時,它通過觸點、棒和連接燈絲,激發鎢中產生光子的原子。

一個熒光燈泡。激發的原子會振動。隨著時間的推移,當單個原子從鎢絲中振動出來時,鎢絲就會變弱。這是燈泡工作方式的一個改進。燈泡原本不含惰性氣體,但真空卻不能阻止鎢絲失去原子惰性氣體有助于延長燈絲的壽命,它提供"緩沖"原子,幫助原子在逸出時撞擊回燈絲中。現在燈泡的工作方式比原來的真空設計效率略高。

從最基本的層面來說,燈泡的工作原理是激發原子釋放光子。熒光燈有一種不同的設計,它比燈泡的工作方式更有效。電能在管狀燈泡內給汞蒸氣充電,反過來又能激發發射白光的熒光原子。熒光燈運行溫度更低,能耗更低,熒光燈的使用壽命比白熾燈長。然而,有些人發現熒光燈很刺眼。閃爍的熒光燈也有可能引發癲癇發作。

熒光燈使用的能量更少,持續時間是白熾燈的6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