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海王星天體(TNO)是一個籠統的術語,適用于在海王星軌道之外圍繞太陽運行的任何固體。這包括冥王星和類似的天體冥王星,最近發現的厄里斯和其他分散的圓盤狀天體,柯伊伯帶天體,以及許多彗星。第一個被發現的跨海王星天體是...
跨海王星天體(TNO)是一個籠統的術語,適用于在海王星軌道之外圍繞太陽運行的任何固體。這包括冥王星和類似的天體冥王星,最近發現的厄里斯和其他分散的圓盤狀天體,柯伊伯帶天體,以及許多彗星。第一個被發現的跨海王星天體是年的冥王星1930年。在1930年到1992年之間,除了冥王星的衛星喀戎外,沒有發現其他跨海王星的天體。在1992年前后,望遠鏡技術進步到可以分辨出許多其他跨海王星天體的程度,現在已知的有1000多個天文學家。

望遠鏡技術已經發展到我們可以分辨出1000多個TNO的程度。海王星距離我們大約30個天文單位(地日距離),而跨海王星的天體包括任何在30個天文單位到50個天文單位之間軌道運行的物體,在太陽引力作用下的天體可以延伸到一光年,距離最近恒星的距離幾乎是四分之一,半人馬座近地座。大多數是彗星,在一個假想的叫做奧爾特云的星團中運行。奧爾特云非常遙遠,以至于用現在的望遠鏡探測它的黑暗和巖石成分是不可能的。海王星的大多數天體都可以在柯伊伯帶找到,它位于海王星軌道,距離太陽30到55澳。不像小行星帶主要由巖石和金屬組成,柯伊伯帶天體是由甲烷、氨和水冰組成的。當遙遠的太陽系主要由冰構成的天體進入軌道,使它們穿過太陽系中央系時,它們的冰融化并變成蒸汽,產生彗星尾巴。與行星不同,海王星外的天體可能有非常偏心(非圓形)或傾斜(橢圓行星)的軌道其中一個物體(87269)2000o67,離太陽的距離為21au,但它的軌道一直延伸到1000au。繞太陽公轉需要12705年。另一個天體,2004xr190,是已知的最"傾斜"的天體,其軌道與橢圓的傾角為47度。隨著我們的望遠鏡越來越強大,肯定會有更多的海王星外天體被發現。一些科學家認為,那里可能有像火星一樣大的天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