牽張成骨術是一種使一根或一系列骨延長的外科手術。這種方法從二十世紀中葉就已經出現了,這種骨科手術可以有效地治療四肢,也可以幫助矯正顱骨結構相關的畸形牽張成骨術有時被稱為骨痂牽張術或骨痂牽張術,它是由俄羅斯骨...
牽張成骨術是一種使一根或一系列骨延長的外科手術。這種方法從二十世紀中葉就已經出現了,這種骨科手術可以有效地治療四肢,也可以幫助矯正顱骨結構相關的畸形牽張成骨術有時被稱為骨痂牽張術或骨痂牽張術,它是由俄羅斯骨科醫生Gavriel Ilizarov首先發展起來的,由Ilizarov于1951年完善,這種骨骼重建方法側重于去除破碎或病變的骨組織,這在健康的骨骼節段。一個用來延長骨骼的框架被插入到縫隙中。小螺絲釘固定在健康的骨頭上,逐漸地拉伸新的骨組織,直到縫隙被填滿,兩段骨頭再次愈合成一個健康的骨頭。因為每根骨頭只能拉伸很小的一部分這一過程可能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完成。這類牽張成骨的典型時間大約是4個月,可能更長,這取決于修復后的骨能夠愈合的速度。在這段時間里,病人被提供了止痛藥,以幫助處理由于框架的存在和骨組織的日常拉伸而產生的不適。直到20世紀90年代,這種牽張成骨的方法為患者提供了最好的康復機會。然而,這個過程涉及到大量的疼痛,感染并不少見疤痕也經常發生,患者發現框架使其活動非常困難。近年來,醫學技術開發出一種新型的輕型裝置,利用小馬達來處理肢體畸形的矯正過程。該裝置被植入骨骼內,它連接在一個不銹鋼釘上,這個釘子用兩個螺絲釘固定。一個小天線嵌入指甲附近的皮膚中。使用手持式發射器,患者可以啟動一個日常會話,在這個過程中,骨頭在被認為安全的范圍內被拉伸。設備中的傳感器識別當骨骼被拉伸到適當的限度時,就停止了牽張成骨的過程。在達到適當的長度后,骨骼可以繼續凝固。大約在骨骼延長兩年后,這種新的牽張成骨方法在世界各地并不普遍使用。上世紀90年代后期,Rainer Baumgart和Augustin Betz在德國開發了這種設備,大多數使用這種設備的手術都是在那個國家進行的,這種裝置已在亞洲和澳大利亞的部分地區使用,雖然比傳統方法貴得多,但這種新型的牽張成骨術據說具有更小的感染風險,并且在實際的骨延長過程中對患者造成的疼痛也更小
-
發表于 2020-09-10 11:28
- 閱讀 ( 1593 )
- 分類:醫療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