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購經理指數(PMI)是一個顯示制造業狀況和經濟整體健康狀況的指標。該指數的計算信息是通過每月對不同行業的眾多采購經理進行的調查獲得的。這些經理被要求說明是否有活動在以下領域增加、減少或保持不變:新訂單、生產...
采購經理指數(PMI)是一個顯示制造業狀況和經濟整體健康狀況的指標。該指數的計算信息是通過每月對不同行業的眾多采購經理進行的調查獲得的。這些經理被要求說明是否有活動在以下領域增加、減少或保持不變:新訂單、生產、就業、供應商績效和庫存。發布時,如果經濟活動在增長,采購經理指數將高于50;如果經濟活動在收縮,采購經理指數將低于50;如果指數僅為50,則意味著活動保持中立。
![]()
在制造業中,商人豎起大拇指,采購經理負責購買制造商品所需的產品。當經濟增長強勁時,制造業產品的訂單通常會增加,因此采購經理會訂購生產商品所需的新供應,以滿足日益增長的需求。如果經濟狀況不佳,那么,對制造業產品的需求就會下降。這些經理人都有很好的定位,能夠衡量制造業的活動。這個指數起源于20世紀30年代初的美國,由美國全國采購經理協會(現在稱為供應管理協會(ISM))建立在國際層面上,還有其他的PMI等價物,比如加拿大的艾維指數,所有這些指數或多或少都起著相同的作用。此外,還有全球采購經理指數,它覆蓋了大約30個國家,這些國家的制造業總產值占世界制造業總產值的80%以上采購經理指數由ISM管理,ISM每月第一天發布。ISM調查了20個行業的400名采購經理,從食品到家具制造商。這些調查產生了關于新訂單、生產、就業的采購經理指數數據,供應商業績和庫存。在經濟強勁時,活動會有所回升,而在疲軟的經濟中則會下降,而該指數通常會反映出所發生的情況。當采購經理指數發布時,它提供了經濟運行狀況的信號。該指數也有助于預測經濟的發展方向。它是一個重要的經濟活動指標,因此許多人都使用采購經理指數,包括經濟學家和金融市場的參與者。后者將把它作為一種工具幫助做出投資決策。這主要是因為采購經理人指數一直是一個有用的工具,顯示經濟周期的主要轉折點。該指數的使用者將尋找具體的數據,以便衡量制造業和經濟的健康狀況。指數高于50意味著制造業和經濟正在經歷增長。低于50但高于43將表明制造業活動正在萎縮,但整體經濟健康狀況可能仍然良好。不過,低于43通常意味著經濟可能已經陷入衰退或非常接近衰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