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筒絲襪一直被譽為“腿部時裝”,是時尚女性不可缺少的標志之一。它不但能夠將女性腿部的一些小瑕疵遮蓋住,而且還能使粗糙的大腿皮膚顯得細膩有光澤,呈現出柔和的線條和性感。那么,是誰發明了絲襪,為廣大女性謀福利?
最早的襪子誕生于十五世紀,那時的襪子的生產還不得不依賴于手工。十六世紀,西班牙人開始把連褲長襪與褲子分開,并開始采用手工編織的方法來編織襪子。據風俗史學家研究,那時絲襪的穿著者可不是女人,而是男性。因為早期絲襪的主要材質為真絲,制造全依賴于手工,價格必然居高不下,穿著絲襪也成為上流社會身份的象征,貴族男子對絲襪有著深深的迷戀。絲襪在當時的宮廷中很受歡迎。后來,絲襪可由機器生產,并在女性間流傳開來,還得依賴針織機的出現。
英國人威廉姆?李的妻子剛好從事手工編織的工作,他從妻子的工作中產生了對針織機械的研究興趣,并于1589年發明了世界上第一臺手工針織機,但是,當時主要是用以織制毛褲。到了1598年,才改制成可以生產較為精細絲襪的針織機,從而徹底改變了襪子手工制造的歷史。不久,法國人富尼埃在里昂開始用機器大量生產絲襪,不過基于紡織技術和編織材料都很有限,當時的絲襪和今天的絲襪可不是一回事。

20世紀初,女性們的時尚觀念普遍開始覺醒,流行元素不再是上流社會的特權,女裝的外形也發生了巨大變化,女性們敢于大膽的露出自己的小腿,絲襪成為裙子、高跟鞋所不可缺少的配裝。但那時制作絲襪的材料仍然是天然材料,比如棉、羊毛和真絲。這些材料在應用前必須經過細心的切割和縫紉,由于它們缺乏彈性,制作出來的絲襪很容易松垮,而且容易損壞。
現代絲襪的誕生應當歸功于杜邦公司。1937年,杜邦公司的一名化學師偶然發現煤焦油、空氣與水的混合物在高溫下融化后能拉出一種堅硬、耐磨、纖細并靈活的細絲,這就是后來廣為人知的尼龍纖維。尼龍的誕生無疑極大的推動了絲襪的發展。用這種纖維織成的尼龍絲襪既透明又比其他材料生產的絲襪耐穿。第一批尼龍絲襪于1940年5月5日上市銷售,當時人們用“像蛛絲一樣細,像鋼絲一樣強,像絹絲一樣美”的詞句來贊譽這種纖維,把它視做上帝所賜。
如今,高科技彈性纖維的運用,帶動了絲襪編織工藝的改進,復雜的提花及精工蕾絲,生動的條紋和魚網紋都可以成為絲襪表現時尚的主題。并且,絲襪顏色也不僅僅局限于黑色和膚色,五顏六色的美腿絲襪沖破舊觀念的制約脫穎而出,讓人應接不暇。
(整理自蝌蚪五線譜)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